bsp; 他们根基未稳,首先要做的就是消化手中的权力。
因此,新派继续斗争的意愿不太强。
包括国师自己。
他都有通过底下人,向丞相表明要暂时休战的意思。
可丞相如何会放过这个机会?
他算是看出来了,这群儒生来者不善,真要是让他们彻底扎根,往後再想将其拔除就难了。
最典型的例子莫过於被儒生拉拢的那群寒门官员。
如今,已经没人能分得清“寒门官员”和“儒生”这两个群体了。
毫无疑问,儒生的那套理念,有着很强的同化作用。
大武容不下他们!
恰逢此时,丞相又摸清了帝王的心意。
武帝对当前江东取得的优势地位并不满足。
登录用户的「站内信」功能已经优化,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,请到用户中心-「站内信」页面查看!
他已经受了国师的影响,想要真正做到“大一统”,成为与萧家先祖“武祖”一样伟大的人物。
如今,站在他们面前的只剩半个江西,以及整个江南。
丞相对比双方的实力。
武帝通过这些年沐浴国运,已经在事实上进入了武天的第一梯队。
他与山君的实力应该在伯仲之间。
剩下的自己和国师,与江南的“河伯”大致相当,而江西的“广闻”因为受伤所以比他们稍逊一筹。
从这点来看,江东在顶尖强者上面甚至占了一点优势。
但是还有另一个前提。
那就是海外的三尊果位不会插手。
其中,“蓬莱”是从江北分出去的,即便道士和儒生已经不再往来,但这两边也不存在仇怨。
基本可以排除掉“蓬莱”会主动冒犯大武的可能。
真正的关键在於剩下的两位。
其中之一,方丈。
此人在先前“佛门衰落”中扮演重要角色,并且利用了“江东”和“江西”的潜在矛盾,大举获利。
可以说,如果没有他的捣乱,江东不见得能轻易坐收渔利。
但这并不代表,方丈就会支持江东。
归根结底。
方丈是佛门的第三位圣人,他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。
假如江东要灭江西,方丈大概率会站在江西的对立面。
剩下的瀛洲,他们同样是封邦建国起家的,与江东是天然的对手。
一旦开打,瀛洲也可能倒向江西。
三打五,江东就成了劣势。
这怎麽看都不划算。
只是,当丞相尝试着将扩张的地方逆转,不再着眼“江西”和“江南”,思路好像一下子就清晰了。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