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发兵西夏,众女牵挂(2 / 5)

着丹书铁券,且不提忠敬侯在军中的威望。

    家中长子常年驻守雁门,郑二郎在军中风头正劲,颇得官家和太子的赏识。

    华兰的身份已经是一等一的贵重,长柏又娶海家的姑娘,再联姻个郑家,未免太过张扬。

    树大招风,一旦引起官家的猜忌。

    别说长柏将来入内阁,就是在朝中谋个闲职安稳度日都难。

    长柏自打四岁启蒙后,就日夜用功,寒来暑往,哪怕病了都不肯歇息一日。

    只为有朝一日实现入阁拜相的志向。

    为如兰婚事而断送长柏前程,属实得不偿失。

    明白其中利害后,王若弗很自觉的和郑家保持起距离。

    “罢了,慢慢物色吧,这事儿越急越容易出乱子。”

    “若她能有六丫头一半稳重,我也不至于如此发愁。”

    华兰眉梢微挑,打趣道:“谁让母亲当初舍不得把她送到祖母教养。”

    “快别提这茬了,我那时就想着老太太规矩太严。”

    “如儿过去后不知要挨多少训斥,受多少委屈。”

    海朝云温婉一笑,踌躇片刻后,她低声开口:“母亲,前几日墨兰借着来看全哥儿的由头,想托我去祖母跟前说情,为她引见贺老太太。”

    听到墨兰两个字,如兰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当即转过身来,不忿道,“就她?还想见贺老太太,还非得求到咱家头上。”

    “爹爹都说过,咱家以后只当没她这个女儿。”

    王若弗斜睨了她一眼,“怪不得那日墨兰特意将你从我身边支开,原是为了这桩事。”

    “母亲她可知情?”

    海朝云轻轻摇头,“还未曾禀告祖母。”

    王若弗冷哼一声,“这等烦心事,还是别让母亲知道的好。”

    “儿媳明白。”

    贺老太太自打来京城定居,不少后宅妇人借着吃茶拜见等各种由头,请她为自己诊脉。

    为了孙子贺弘文的前程,凡官眷命妇,贺老太太来者不拒。

    墨兰自打小产后,一直未能有身孕。

    眼看春珂整日抱着孩子在自己面前晃悠,难免有些心急。

    可她和贺老太太素来没有交集,这种事情也不好大张旗鼓,更不能让梁家的人知道。

    唯有请盛老太太出面引见,才能保证自己不遭人闲言碎语。

    海朝云清楚老太太不愿再见墨兰,这件事情即便告诉她,也只是徒增烦恼罢了。

    可总得让王若弗知道,万一将来墨兰求到盛纮面前,自己也有个说头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六月初,在户部与兵部的官员奋力筹办下,西北大军的粮饷已悉数备齐。

    自打神机营建立后,火器监的匠人们日夜赶工,未曾有片刻停歇。

    余思贤更在西北大力推行屯田之制,招募士兵与归顺大周的吐蕃民众,开垦荒地,种植粮食,同时向西北各族百姓征收粮食为赋税。

    今日,东宫,明德殿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