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 京城即便有人觉得她是高攀郑家,也绝不敢将这话从嘴里说出来。
明面上必须恭恭敬敬的称一声天作之合。
淑兰更是满眼感激的看向赵晗,她已细细的打听过郑骁和忠敬侯府上下的品性。
忠敬侯夫人最是宽厚和善,孟大娘子亦是如此。
品兰嫁过去,没有半分委屈可受。
翌日,公侯巷。
忠敬侯府正门大开,府中上下皆身着正装。
正堂内,为首的内侍手持诏书,朗声道:“忠敬侯府接旨——”
“门下,制曰:朕闻乾坤合德,万物滋生,君臣协心,天下治平。
忠敬侯嫡次子郑骁,秉性忠良,才德兼备,功著于朝,荣昌伯府嫡次女盛氏,柔嘉维则,宜室宜家。
二人年岁相适,品貌相称,实乃天作之合。
朕心甚悦,特赐婚配,以彰皇家恩荣。
尔其永结同心,互敬互爱,恪守人伦,共承家业,夫义妇顺,以延宗祀。
钦哉。”
忠敬侯双手举起,恭谨接过诏书,“老臣代犬子郑骁,谢官家隆恩,臣府上下感念官家体恤!”
郑骁耳尖悄悄泛红,赵晗亲自赐婚,于他和品兰都是天大的体面。
在他看来,品兰活泼灵动,不拘小节,也不摆伯爵府嫡女的架子。
和京城寻常官宦人家的姑娘很是不同。
待内侍离开后,忠敬侯夫人在女使的搀扶下,坐在一旁檀木圈椅上。
“能亲眼看着骁儿你功成名就,定下婚事,我此生足矣。”
郑骁闻言,忙拱手道:“母亲莫要说这种话,儿子还想让您将来看到家中添丁进口,孙辈饶膝呢。”
忠敬侯夫人笑着点头,心中感慨不已。
虽说荣昌伯府论起底蕴实权不如郑家,但和盛家却是实打实的堂亲,淑妃娘娘也为官家诞下皇嗣。
更要紧的是,这桩婚事郑骁自己满意的很。
忠敬侯捋了捋花白的胡须,沉声道:“有官家赐婚,咱们得加紧时间准备聘礼送去荣昌伯府,也好早日把婚期给定下。”
“有劳父亲母亲帮忙操办。”郑骁拱手一礼。
——
随着年关将至。
卫凌已经和余家四房的独女余嫣容完婚,郑骁与品兰的婚期则定在来年的盛春时节。
徐平远回京稍作休整几日后,已于三日前乘船前往金陵。
京畿路各家补缴田税一事也已料理的差不多,共计白银六千万两。
像顾家四房五房这些拿不出银子补缴的人家,不得不变卖宅田,总好过被皇城司抄家流放。
皇宫,文华殿。
顾廷烨、王安石、顾千帆以及石头等人站在殿外掸干净斗篷上的积雪后,掀开厚重的门帘,迈步入殿。
“臣等拜见官家!”
赵晗放下手中的奏章,抬眼看向他们,摆了摆手,“不必多礼。”
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