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子年少成名,恐招人妒忌。若不加约束,只怕...\"
\"只怕什么?\"高欢猛地站起身,高大的身影笼罩着司马子如。
司马子如慌忙跪下:\"属下失言!\"
高欢俯视着跪地的谋士,心中冷笑。这些幕僚们,一个个都在暗中站队,真当他看不出来吗?但司马子如的提议确实正中他下怀——既保全了儿子的性命,又维护了自己的权威。
\"起来吧。\"高欢语气忽然缓和,\"你的建议很好。就由你亲自去传令,革除高澄一切军职,押回邺城反省。\"
司马子如脸色瞬间煞白。这个差事等于让他去得罪未来的主子,但此刻他已无退路。他暗自咬牙,心想这或许也是向世子表忠心的机会。
\"属下...遵命。\"司马子如艰难地应道,努力控制着声音的颤抖。
高欢满意地看着谋士的反应:\"明日一早就出发。记住,要以朝廷的名义,不是我高欢要惩戒儿子,是他目无军纪,不得不罚。\"
\"是。属下明白。\"司马子如深深一揖,退出了军帐。
待司马子如离开,高欢长舒一口气,倒在榻上。他望着帐顶,眼前浮现出高澄幼时蹒跚学步的模样,那时他多么希望儿子能成大器。如今愿望成真,却让他寝食难安。
\"三十六岁...\"高欢自嘲地笑了笑,\"我还年轻啊。\"他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佩剑,冰冷的剑柄让他稍稍冷静。权力之路从来都是孤独的,即使是亲生儿子,也不能威胁到他的地位。
与此同时,千里之外的长安城,绣衣卫录事参军盛子新正对着铜镜整理官服。镜中的年轻人剑眉星目,却掩饰不住眼中的紧张。他不断调整着领口的褶皱,仿佛这样能掩饰内心的不安。
\"盛参军,时辰到了。\"门外传来一个稚嫩却沉稳的声音。
盛子新深吸一口气,打开房门。门外站着他的副使——年仅十一岁的来和。这孩子虽然年幼,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质,一双眼睛清澈而锐利,仿佛能看透人心。
\"来公子,此行凶险,你可害怕?\"盛子新忍不住问道,同时暗自羞愧于自己的怯懦竟被一个孩子看穿。
来和微微一笑,那笑容中有种超越年龄的从容:\"汉王信任,委以重任,何惧之有?倒是盛参军脸色不太好。\"
盛子新苦笑:\"我昨夜一宿未眠。汉王命我们与高欢谈判,索要贺拔岳将士家眷,这...这简直是虎口拔牙啊。\"他压低声音,\"高欢刚收服贺拔岳旧部,怎会轻易放人?\"
\"所以我们要先去天净寺祈福。\"来和眨眨眼,神秘地说,\"佛祖会保佑诚心之人的。而且...\"他凑近盛子新耳边,\"我听说高欢最近正为世子的事烦恼,或许正是我们的机会。\"
盛子新惊讶地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近十岁的孩子,忽然感到一丝惭愧。他挺直腰板:\"你说得对。我们这就出发。\"
两人骑马出城时,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。长安城在晨光中渐渐苏醒,而他们即将踏上的,是一条充满未知的险途。
天净寺的钟声悠远绵长,回荡在群山之间。盛子新跪在金佛前,虔诚祈祷:\"愿佛祖保佑,此行平安,不负汉王所托...\"
他不知道的是,就在同一时刻,平城的高欢刚刚下达了那道将改变父子关系的命令。历史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,而他们每一个人,都将被卷入这场权力的漩涡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