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女子,也想尽绵薄之力。再说...\"她声音渐低,\"我也想为大王分忧。\"
刘璟再次将目光投向那架织机。这架织机虽然被称为\"宫里最好的\",但在他看来依然笨重不堪。木质结构粗糙,传动装置简单,效率低下。
忽然间,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——珍妮机!
他记得高中历史课上,老师讲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。1764年,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,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。这种机器可以同时纺出多根纱线,极大提高了纺织效率。
\"我怎么把这个忘了!\"刘璟猛地一拍脑门,兴奋地大叫起来。
贺拔明月和阿桃被吓了一跳,茫然地看着突然手舞足蹈的汉王。
\"明月,阿桃,你们等着!\"刘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\"我要给你们一个惊喜!\"
说完,他转身就跑,甚至顾不上君王威仪,一路小奔向书房。夜风吹起他的袍袖,在长廊中猎猎作响。
\"大王这是...\"阿桃困惑地看着刘璟远去的背影。
贺拔明月却微微一笑,眼中满是柔情:\"大王总是这样,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。或许他真有什么好主意呢。\"
刘璟冲回书房,立刻铺开宣纸,抓起毛笔。他努力回忆着历史课本上珍妮机的插图,以及老师讲解的工作原理。
\"应该是这样...不对,这里需要改进...\"他一边画一边喃喃自语,不时涂改。
珍妮机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一个传动装置带动多个纱锭同时工作。但完全照搬西方的设计可能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。刘璟结合当时的技术水平,对原设计进行了简化改造。
\"来人!\"刘璟朝门外喊道,\"传将作监大匠立刻进宫!\"
不久,将作监大匠匆匆赶来。这位老工匠看到刘璟画的图纸时,先是困惑地皱眉,随后眼睛越来越亮,最后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。
\"妙啊!太妙了!\"老匠人连连赞叹,\"大王此设计,可谓巧夺天工!一个织工可同时操作多个纱锭,效率何止倍增!只是...\"他迟疑道,\"这个传动装置颇为精巧,制作起来需要些时日。\"
刘璟摆手道:\"无妨,立即召集最好的工匠,连夜赶制。我要在三天内看到实物!需要什么材料尽管开口,国库优先供应。\"
\"遵命!\"老匠人捧着图纸如获至宝,匆匆离去。
接下来的三天,将作监灯火通明。刘璟几乎整天泡在那里,与工匠们一起研究改进。贺拔明月也常来探望,每次都带着亲手做的点心和羹汤。
\"大王也要注意身体。\"她轻声劝道,为刘璟披上一件外袍。
刘璟回头看她,笑道:\"有了这个,今年冬天百姓就好过多了。到时候,功劳有你一半。\"
贺拔明月脸一红,低头道:\"臣妾不敢居功。\"
第三天黄昏,第一架新式织机终于完成。刘璟特意将贺拔明月请来,共同见证这一时刻。
\"明月,你来试一下。\"刘璟微笑着示意。
贺拔明月好奇地走到新织机前。与旧织机相比,这台织机更加精巧,多了几个纱锭和传动装置。她在工匠的指导下开始操作,很快掌握了技巧。
\"天哪!\"贺拔明月惊呼出声,\"这...这太快了!\"
只见她一人操作,却能同时织出八根线,效率是旧织机的八倍!而且操作更加省力,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费力投梭。
\"大王,这真是太神奇了!\"贺拔明月激动得脸颊泛红,\"若是推广开来,百姓过冬的衣物就有望解决了!\"
刘璟看着贺拔明月开心的样子,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:\"这台织机,就叫'明月机'吧。既是因你而生,也是对你关心百姓的褒奖。\"
贺拔明月愣住了,眼中瞬间涌出泪水:\"大王...这...\"
\"不必多说。\"刘璟握住她的手,\"立即下令大量制造明月机,分发各州郡。同时招募织工,加紧生产御寒衣物。\"
他望向窗外,秋意已浓,但心中却充满希望。有了明月机,这个冬天或许不会那么难熬了。
而远在邺城和洛阳的高澄与宇文泰,此刻还在为如何应对强势的汉王而苦恼,浑然不知刘璟已经在这场博弈中又赢得了一着先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