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2章 宇文泰迁都(2 / 2)

防线。且天王坐镇许昌,可安心指挥全局,不必担心都城被围之险。\"

\"但许昌距荥阳太近,若刘璟...\"宇文泰故意停顿。

李弼微微一笑:\"刘璟刚与高欢大战,需要休整。且他若攻许昌,就等于将后背暴露给高欢。以刘璟的精明,不会行此险招。\"

宇文泰心中暗喜,李弼的分析正合他意。但他表面仍故作深沉:\"爱卿言之有理。只是朝中反对之声恐不会少。\"

\"天王,”李弼正色道,\"为君者当以社稷为重。迁都虽难,但总比都城被围要好。\"

宇文泰假惺惺地赞叹:\"爱卿真乃国家柱石!朕得卿相助,实乃大周之幸。\"

李弼躬身行礼:\"天王过誉。若无他事,臣先告退。\"

看着李弼离去的背影,宇文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。他知道李弼的建言出于公心,但这反而让他更加不安——一个不计前嫌的臣子,要么是真正的忠臣,要么是极善于隐藏的野心家。

次日大朝会,文武百官分立两侧。宇文泰端坐龙椅,目光扫过群臣。

\"今日有一事,关乎国运。\"他缓缓开口,\"朕意迁都许昌,诸卿以为如何?\"

朝堂顿时哗然。

\"天王三思!\"中书侍郎周惠达率先出列,\"国都乃国家根本,岂可轻动?洛阳有八关之险,王气所钟,若迁许昌,恐伤国本啊!\"

\"臣附议!\"一大群文臣纷纷跪倒,\"迁都劳民伤财,如今国库空虚,百姓困苦,实非良机!\"

宇文泰面无表情:\"周侍郎可知,高欢若举兵来犯,洛阳无险可守?\"

\"陛下过虑了!\"周惠达激动地说,\"我大周兵精粮足,将士用命,何惧高欢?若迁都示弱,反而助长贼人气焰!\"

这时,宇文护出列喝道:\"周惠达!你只知死守成规,可知兵凶战危?洛阳若失,国将不国!\"

\"宇文将军言之有理。\"李弼突然开口,朝堂顿时安静下来。谁都没想到与宇文泰不和的李弼会支持迁都。

李弼环视群臣:\"为将者,当未虑胜先虑败。许昌有战略纵深,可攻可守。若固守洛阳,一旦战事不利,悔之晚矣!\"

\"大将军这是畏战!\"周惠达怒道,\"我大周立国以来,何时惧过高欢?\"

\"非是畏战,而是善战!\"李弼声音如雷,\"周侍郎可曾上过战场?可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道理?\"

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,争论不休。宇文泰冷眼旁观,心中已有决断。

\"够了!\"他猛然起身,声音震彻大殿,\"朕意已决:迁都许昌,洛阳为陪都。李弼镇守洛阳,组建黄河防线。三个月内,完成迁都!\"

\"陛下!\"周惠达跪地痛哭,\"三思啊!\"

宇文泰拂袖而去,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。

三个月后,迁都队伍浩浩荡荡开出洛阳。百姓扶老携幼,沿途哭送。宇文泰骑马行在队首,面色凝重。

\"叔父请看。\"宇文护指着远处,\"许昌城已在眼前。\"

宇文泰点头,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。他知道,这只是另一段艰难征程的开始。

\"报!\"一骑快马飞驰而来,\"汉王刘璟派使者送来贺礼,恭贺我国迁都!\"

宇文泰接过礼单,只见上面写着:\"恭贺周王迁都之喜,特赠战马千匹,粮草五千石。愿周汉永结盟好。\"

他冷笑一声,将礼单递给宇文护:\"刘璟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。\"

\"叔父何必多疑?\"宇文护不以为然,\"汉王既然示好,我们正好借机修好。\"

宇文泰望向荥阳方向,目光深邃:\"但愿如此。\"

与此同时,许昌城内,一座宅邸中。

宇文导独自坐在窗前,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。窗外,迁都的队伍正喧闹入城。

\"刘璟...\"他喃喃自语,\"你究竟在打什么算盘?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