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2章 江北大战九(2 / 3)

>连续两日的休整让这位汉王恢复了往日的锐气,但眉宇间的疲惫仍未完全消散。

他环视帐中诸将——军师刘亮正低头研究地图,手指不时在地形险要处轻点;李虎和吴明彻站在角落低声交谈,两人脸上都带着凝重之色;而年仅二十岁的梁士彦则站在窗边,望着城外方向出神,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不甘。

&0t;诸位,&0t;刘璟敲了敲桌案,声音低沉有力,&0t;陈庆之七万步军已逼近义阳,我军该如何应对?&0t;

刘亮第一个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:&0t;大王,臣建议全军北撤南阳。

&0t;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清晰的线路,&0t;拉长陈庆之的补给线。

他的步军离开水军支援,就是待宰的羔羊。

&0t;

身材魁梧的李虎拍案赞同:&0t;军师高见!

我军可分兵袭扰其粮道,日夜骚扰,待其疲惫不堪时,再一举歼灭!

&0t;

&0t;不可!

&0t;梁士彦突然转身,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,&0t;若一战不打就北撤,荆北百姓会如何看待我们?我汉军自起兵以来,从未败退过!

&0t;

帐内一时寂静。

刘璟眯起眼睛,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将领。

梁士彦的话刺痛了他的心——汉军确实从未败过,这是他们最宝贵的士气,也是震慑敌人的利器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吴明彻清了清嗓子,试图缓和气氛:&0t;梁将军,兵者诡道也。

暂时撤退并非败退,而是为求全胜。

&0t;

&0t;百姓不懂这些弯弯绕绕!

&0t;梁士彦激动地反驳,脸颊因情绪激动而泛红,&0t;他们只看到汉军&039;逃跑&039;了!

大王,我们可以不要脸面,但汉军不能轻易示弱啊!

&0t;

刘璟眉头紧锁。

梁士彦的话不无道理。

他想起那些箪食壶浆迎接汉军的荆北百姓,那些期盼的眼神若就此撤退,确实有损汉军威名。

正当争论激烈时,李檦匆匆闯入,单膝跪地:&0t;飞羽急报:梁军在鸡鸣山扎营,并派万人往淮河上游去了!

&0t;

刘璟猛地站起:&0t;淮河?&0t;他看向刘亮,两人眼中同时闪过警觉。

刘亮迅展开另一幅详细地图,手指点在淮河上游位置:&0t;梁军莫非想水攻?&0t;

&0t;近日晴空万里,何来水攻之机?&0t;李虎疑惑地挠头,浓眉拧成一团。

刘璟冷笑一声,眼中精光闪烁:&0t;别忘了陈庆之身边有个陆法和。

此人号称能呼风唤雨,不可不防。

&0t;

刘亮走到窗前,仰望星空。

繁星璀璨,银河清晰可见,丝毫不见雨兆。

但他眉头却越皱越紧:&0t;大王,臣虽不见雨象,但陆法和敢如此布置,必有依仗。

&0t;

&0t;那便将计就计。

&0t;刘璟眼中闪过一道精光,当即决断,&0t;传令:斥候出营,遮蔽义阳十里,不准任何梁军探子靠近。

全军将士,城外三里推土填山,深挖沟渠!

&0t;

吴明彻不解地上前:&0t;大王这是要&0t;

&0t;既然陆法和想水淹义阳,&0t;刘璟嘴角扬起一抹冷酷的笑意,&0t;那我们就让洪水改道,淹了他的鸡鸣山大营!

&0t;

——————

当夜,义阳城外三里处,汉军正在秘密行动。

刘璟亲自督工,站在一处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,看着数万士兵挖掘沟渠,堆砌土墙。

月光被逐渐聚集的云层遮挡,只有零星的火把提供照明,整个工地笼罩在诡异的半明半暗中。

&0t;再挖深些,&0t;刘璟对工兵校尉王勇说道,声音因连夜指挥而略显嘶哑,&0t;沟渠要能分流淮河全部水量。

&0t;

王勇抹了把脸上的汗水,泥土在脸上留下一道道痕迹:&0t;大王,淮河虽不算大,但要改道其水,工程量不小啊。

末将担心&0t;

&0t;三日内必须完成。

&0t;刘璟语气坚决,不容置疑,&0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