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,坐龙床,白日嬉戏夜颠狂。
高家将,守边疆,忠君反被君心伤。
"
孩童们无知,只觉得顺口,便四处传唱。
殊不知这些童谣正一点点侵蚀着皇帝在民间的威信。
舆论酵得差不多了,孙腾开始第二步行动。
他召集了御史台的心腹,闭门三日,编纂出一本《元俊二百二十四大罪》。
御史台内烛火通明,纸墨堆积如山。
孙腾端坐主位,目光如炬。
"
第一条:荒淫无度,私纳民女百二十人入宫;第二条:亵渎神灵,毁佛寺建淫祠;第三条:宠信佞臣,赏罚不明"
御史中丞宋游道朗声宣读,额角渗出细汗。
这些罪名大多牵强附会,有些甚至是赤裸裸的诬陷。
孙腾老神在在地听着,偶尔插话:"
第四条加上暴虐成性,杖毙谏臣三人。
记得把去年死的那个尚书郎算进去。
"
"
可是李尚书郎明明是病死的啊。
"
一个年轻御史忍不住质疑。
孙腾冷冷瞥了他一眼:"
病死的?你怎么知道不是被陛下气死的?气死与打死,有何区别?"
年轻御史顿时噤若寒蝉,再不敢多言。
宋游道继续念道:"
第一百二十条:私通敌国,与宇文泰暗通款曲"
"
停!
"
孙腾突然抬手,"
这一条删掉。
"
"
为何?"
宋游道不解,"
这可是重罪啊!
"
孙腾眯起眼睛:"
宇文泰与丞相势同水火,若说陛下私通宇文泰,岂不是暗示陛下与丞相为敌?我们要说的是陛下失德,不是陛下与丞相为敌。
明白吗?"
宋游道恍然大悟,心中暗叹孙腾老谋深算。
最终成文的《元俊二百二十四大罪》堪称杰作——半真半假,虚实难辨。
就连高澄翻阅时都忍不住咋舌:"
这老狗编故事的本事,真是天下无双。
"
罪名罗织完毕,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环节。
孙腾亲自挑选了一个心腹太监——曾在元俊身边侍奉,因小事被责罚而怀恨在心的刘浚仪。
夜深人静,孙腾秘密召见刘浚仪。
烛光下,老政客的面容显得格外阴森。
"
浚仪啊,"
孙腾和颜悦色地说,"
听说你母亲病重,需要钱医治?这里有些银两,你先拿去用。
"
他推过一个沉甸甸的钱袋。
刘浚仪扑通跪下:"
孙公大恩,小人没齿难忘!
"
孙腾扶起他,语气转为严肃:"
陛下近日心神不宁,你把这碗安神汤送去吧。
"
刘浚仪双手微颤地接过玉碗。
他明白这不是什么安神汤,而是断肠散。
但他更明白,若是不从,自己全家性命难保。
"
孙公放心,小人明白。
"
刘浚仪低下头,眼中闪过挣扎,但很快被恐惧取代。
是夜,元俊独自坐在冷清的寝宫中。
自从行刺失败后,他就被软禁在此,昔日谄媚的宫人全都消失不见。
烛光摇曳,将他孤独的身影投在墙上。
"
陛下,用些安神汤吧。
"
刘浚仪低声说道,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。
元俊惨然一笑:"
是髙欢让你来的?还是孙腾那老贼?"
刘浚仪扑通跪下:"
陛下小人也是不得已"
"
朕知道。
"
元俊出乎意料地平静,"
拿来吧。
"
他接过玉碗,一饮而尽。
毒药很快作,他痛苦地蜷缩在地,嘴角渗出黑血。
临终前,他死死抓住刘浚仪的衣角,嘶声道:"
告诉告诉髙欢朕在地下等他"
次日清晨,宫中传出噩耗:陛下因自觉罪孽深重,夜半自尽身亡。
孙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表演得痛心疾: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