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7章 犒赏(2 / 3)

>楚惜灵转身,走向电报机。

“此乃电磁电报机。”

她指尖轻触送端按键,“其理基于电生磁,磁动针,针指码,码成文。

雁门关至黑石县,三百里风雪,军情灾报,瞬息可达。

无视山川阻隔,无视昼夜寒暑。”

她指尖在按键上快敲击。

哒哒,哒哒哒。

清脆的按键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。

随着她的动作,接收端的金属指针开始左右摆动。

哒哒,哒哒哒。

指针的摆动与按键声几乎同步。

“送编码:紫宸。”

楚惜灵道。

接收端旁,一名小太监紧盯着指针摆动,迅在纸上记录符号,随即高声念出:“接收信息:紫宸。”

“送编码:议政。”

楚惜灵再次敲击。

小太监:“接收信息:议政。”

“送编码:惊雷。”

楚惜灵指尖如飞。

小太监:“接收信息:惊雷。”

瞬息之间,信息传递,准确无误。

殿内一片死寂,唯有烛火噼啪作响。

群臣脸上的震惊,已无法用言语形容。

这无声的电波,这精密的运动,已越了他们的认知范畴。

这非是神迹,而是格物之力!

其威能,其潜力,足以颠覆乾坤!

“格物之力,化惊雷,破风雪,通神意。”

女帝慕容嫣的声音打破沉寂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此乃国朝之幸,黎民之福。

着令。”

“其一,工部、焚雷司、格物院,即日起,勘测规划京畿—北疆主干轨道。

优先铺设帝京—雁门关段。

调集铁龙系列机车,确保北疆粮道、军道畅通无阻。”

“其二,驿传司、兵部、格物院,即日起,架设帝京—北疆电报干线。

连通各州府、边关重镇。

确保政令军情,瞬息可达。”

“其三,户部、工部,即日起,制定格物兴国十年方略。

蒸汽之力,应用于矿冶、漕运、织造。

电报之网,覆盖郡县。

所需银钱,内库拨付,国库保障。”

“其四,礼部、国子监、格物院,即日起,修订科举章程。

增设格物。

于各州府设格物学堂,广纳贤才,研习格物,以实学兴邦。”

“臣等,遵旨。”

工部、兵部、户部、礼部尚书及楚惜灵躬身领命。

然而,殿内并非一片欢腾。

以礼部尚书周正、御史大夫王俭为的一批老臣,面色凝重,眉头紧锁。

“陛下。”

礼部尚书周正出列,须皆白,声音苍老却带着一丝忧虑,“老臣斗胆。

格物之学,虽有其能,然终为奇技淫巧,非治国大道。

蒸汽机车,电报通讯,耗资巨万,劳民伤财。

更恐机巧日盛,人心不古,礼崩乐坏,国将不国啊。”

“周大人此言差矣。”

工部尚书李崇(新任,原侍郎)出列反驳,“北疆雪灾,若无铁龙破冰,电波通联,十万灾民何以得救。

柔然铁骑,若无焚天雷震慑,何以溃退百里。

此乃实打实之功,岂是奇技淫巧四字可蔽之。”

“李尚书。”

御史大夫王俭接口,声音尖锐,“格物之力,固有其功。

然,科举增设格物科,动摇儒学根本。

广设格物学堂,恐使士子弃圣贤书而逐机巧术。

长此以往,纲常何在,道统何存。”

“王御史此言,未免危言耸听。”

新任户部尚书张衡(原汇通号大掌柜,张俪之父)出列,声音沉稳,

“格物之学,非为取代儒学,实为互补。

儒学修身齐家治国,格物格物致知强邦。

北疆赈灾,格物之力救民于水火,此非大仁。

震慑外虏,保境安民,此非大义。

格物之学,亦可载道。”

“张尚书所言甚是。”

兵部尚书赵武声如洪钟,“兵者,国之大事。

格物之力,铸焚天雷可御外辱,造铁龙可运兵粮,通电报可调兵马。

此乃强军卫国之本,岂是奇技淫巧。”

“然……”

周正还想再言。

“够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