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来到冯家田地的时候,蒋才国蒋才国正架着牛给冯婶儿家翻地。
老牛拉着犁,在蒋才国的掌控下,大块大块的紫红色泥土反转过来,一股泥土的腥气弥漫,闻着却让人心旷神怡。
田埂上摆着一个瓦罐和几个陶碗。
冯婶儿挥着一把锄头,正在清理长在田边的杂草。
冯婶儿家的几个孩子也没有闲着,从家里运来草木灰撒进田里,增加田地的肥力。
见到村里的几个妇人前来,冯婶儿放下手中的农具,走到天边笑着问道:"几位老嫂子怎么来了?"
人群中的钱桂芬没有说话,甚至向后缩了缩。
村里人都知道冯婶儿早就成了蒙小华的死忠支持者,不仅平常帮着蒙小华,就连种地也紧跟蒙小华的脚步。
比如这次种红薯,冯婶儿和赵婶儿就把家里的空地全都种上了。
所以,钱桂芬有意避着冯婶儿,免得待会儿矛头会指向她。
然而,总有急先锋。
一个妇人上前掀开瓦罐的盖子,瞧了瞧罐子里的绿豆汤,意有所指的笑道:"冯妹子,你这绿豆汤熬的不错啊,累了喝上一碗,肯定特别解渴,心里都会甜滋滋的。
冯婶儿仿佛没有听出对方话语中的意思,笑着道:"天气这么热,蒋才国来帮我家里翻地,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他,绿豆汤还是要准备一些的。"
另外一个妇人笑道:"冯妹子这绿豆汤肯定特别甜,不然,蒋才国怎么怎么愿意不辞辛苦的来帮你。"
冯婶儿闻言哪里还听不出话语中的嘲讽,皱了皱眉头,沉下脸喝道:"姓黄的,你要是能好好说话就好好说话,要是再阴阳怪气,别怪我撕烂你的嘴!"
姓黄的妇人不屑的撇撇嘴,不服气的反驳道:"咋了,你能做我们还不能说了,要不是你们有点见不得人的关系,凭什么他这么帮着你,要说孤儿寡母,钱嫂子家不也是孤儿寡母吗?为什么就没人帮她干活。"
冯婶儿一眼就看见了在人群中幸灾乐祸的钱桂芬,恼怒的道:"好啊,我说你们怎么突然来我家地里了,原来是有某些不知所谓的东西在挑拨!"
"哼!你们不就是嫉妒我家有牛耕地,你们没有吗?老娘警告你们这些眼皮子浅的蠢货,最好离某些远点,别好处没捞到反倒惹一身骚。"
钱桂芬就不是隐忍的性子,被冯婶儿指桑骂槐的一说,顿时就沉不住气跳了出来:"姓冯的,老娘就是看你不顺眼怎么了?他蒋才国放着自己家的地不翻,却来帮你一个寡妇,要说你们没点幺蛾子谁信啊?"
"钱老婆子,你真是在茅厕住久了,一张嘴只会喷粪,你敢给造谣,老娘和你拼了!"
冯婶儿一听钱桂芬的话,顿时气得不行,拎着锄头就要上来找钱桂芬拼命。
见冯婶儿这架势,众人吓得连连后退。
钱桂芬见冯婶儿恼怒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毫无顾忌的骂道:"我说错了吗?你和姓赵的两个不要脸的,以前是蒋老头,现在是蒋才国,要不是你们不要脸发骚,他们父子两个会这么照顾你们?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,被人戳了痛脚就急眼了?"
冯婶儿追上田埂,挥着锄头就向钱桂芬追了过去,一边追一边骂:"姓钱的,我冯自珍活了几十年,能让你平白诬陷我的名声,今天老子把话放这里了,你要是不把话说清楚,我和你只能活一个,不死不休。"
钱桂芬一边逃,一边回怼:"姓冯的,这里这么多人看见你们眉来眼去的,你自己做出来的事情,还怕被人说吗?呵呵……"
听到钱桂芬的话,冯婶儿反倒是冷静了下来,她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几个妇人,质问道:"你们都是这么认为,你们都觉得是我冯自珍不守妇道?"
几个人面面相觑,却没有人敢站出来承认。
片刻之后,一向和冯婶儿不对付的黄姓妇人站出来道:"姓冯的,你跟这儿装什么贞洁烈女,你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,不在男人身上想办法,怎么把几个孩子养大?平时大家看着眼里不说破,只是为了给你留面子罢了,怎么?难道我们说错了?"
冯婶儿看着众人眼中的神色,只感觉心中无限憋屈。
她很清楚,今天要是不把这事说清楚,她的名声就毁了。
要是任由这些人在外面乱传,不仅是她,赵婶儿、蒋才国的名声都毁了。
甚至会连累了老村长!
站在原地想了想,她忍住心中的怒意,对几个妇人道:"你们几个给我冯自珍记清楚了,这件事要是没有个说法,我和你们没完,大不了鱼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