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章 接机下(2 / 4)

家落座吧。

这车满了,你们是等后面的人一起,还是先去特训基地?”

陈莫寒、李子凡、沈彪对视一眼。

李子凡扫过车厢里的陈家子弟,又看了看沈彪,轻声问:“敢问王主任,下一批是哪几个家族?”

王主任掏出名单划了划:“西南司家、青城柳家,差不多还有半小时到。”

“既然都是一起来的,那就等吧。”

陈莫寒接话,“一起过去方便,不差这半小时。”

“俺没意见!

听大家伙儿的!”

沈彪憨憨一笑,大手一挥,坐到李子凡旁边,还拍了拍他的肩膀,力道大得让李子凡身子微晃,“兄弟,看你就是练家子,以后多交流!”

李子凡在心里给了他一个白眼,默默吐槽道:这在场的哪个不是练家子,还需要你来说!

“那好,那大家就受累再等等。”

王主任说着,又叮嘱了两句“有需要随时叫我”

,便转身下了车,脚步匆匆地往贵宾通道走去。

车门关上后,车厢里很快热闹起来。

虽说来自不同世家,但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论家世谁也不输谁,自我介绍完后,就开始天南海北地聊。

有的聊各家功法的妙处,有的说各地的特色美食,还有的讲这次征调进特别行动处时,族内比武的趣事。

李子凡在陈莫寒身边坐下,双手放膝头,指尖轻叠,沉默片刻才侧头,声音略低带着试探:“陈兄,早闻太极陈家的拳法、剑法是当世一绝,等去了特训基地,能否有幸讨教几招?”

陈莫寒转头,笑意深了些,语气谦逊却藏着对自家功法的骄傲:“李兄过誉了。

我陈家太极虽是华夏正宗,却不敢称当世第一。

倒是陇西李家的八门拳法独步华夏,听说源自伏羲八卦与诸葛八阵图,我倒想讨教一二。”

“哈哈哈,好啊!”

李子凡笑容深了,眼底多了真切期待,“那等下,我便以八门拳法领教陈兄的太极了。”

“哎哎哎,你们切磋咋能少了俺?”

沈彪突然凑过来,胳膊搭在两人椅背上,声音响得让周围交谈声变小,“我关东沈家也想跟两位兄弟讨教!

咱们仨凑一块儿,正好比个痛快!”

陈莫寒看向沈彪,眼底带着笑意:“关东沈家,据说师承少林?可是真的?”

“那还有假!”

沈彪拍了拍大腿,声音更响了,震得旁边的人都下意识往旁边挪了挪,“俺沈家先祖以前是少林俗家弟子,一身功夫练得扎实,后来因为战乱才迁到关东的!”

李子凡也看向沈彪,目光落在他结实的胳膊上,温和地问道:“看沈兄这一身肌肉,想必练的是横练功夫吧?”

“哈哈,李兄好眼力!”

沈彪咧嘴一笑,得意地抬了抬胳膊,肌肉块子鼓得更明显了,“实不相瞒,俺练的是大力金刚拳和金刚禅腿!

内修金钟罩,寻常兵器都破不了俺的防!

等下有机会,俺给你们露两手!”

“如此说来,这次国家把咱们集中到一起,倒是个增进技艺的好机会。”

李子凡笑了笑,“能同时跟太极、少林绝学较量,比在家里闭门苦修强多了。

说不定还能从中学到些新东西,弥补自家功法的不足。”

陈莫寒点了点头:“李兄说得是。

各家功法各有妙处,相互交流才能共同进步。”

“就是就是!”

沈彪跟着附和,“以后咱们多交流,相互学习,肯定能进步更快!

谁要是藏着掖着,那可就不够意思了啊!”

车厢里的讨论声越来越热烈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修炼心得。

有的说练拳时如何运气,有的讲剑法的招式变化,还有的分享自己遇到的瓶颈。

虽然车上空间有限,没法实际切磋,但光是口头交流,也让众人听得津津有味,时不时还会出阵阵赞同的声响。

李子凡大多时候认真听,偶尔插话都切中要害,不抢话也不冷场;沈彪最活跃,一会儿聊拳法力,一会儿说练金钟罩的趣事,嗓门又大又亮,带动得整个车厢热闹;陈莫寒坐在中间,偶尔接话,寥寥几句就能把话题引向深处。

半小时很快过去,到了上午11点,最后两拨人也到了。

沈彪第一个探头往窗外看,嚷嚷道:“哎,是不是下一批到了?”

众人看向窗外,王主任领着两拨人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