抉择的轨迹。
“寂静之匣的低语”
的空白,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未了的执念。
“世界”
的空白,则昭示着一个充满变数与无限可能的未来。
它们如同四部未完的诗篇,等待着各自的主人为其谱写出最终的结局。
月无瑕缓缓抬起手,纤细的手指轻轻拂过那四张空白的牌面,如同在抚摸着四段截然不同,却又同样充满挣扎和痛苦的人生。
她的脸上,依旧没有任何表情。
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,却似乎掠过了一丝……难以言喻的疲惫,和……更加深沉的……悲悯。
命运的长河,奔腾不息。
而她,只是这长河岸边,一座孤寂的灯塔。
照亮一隅,却无法改变潮汐。
她看着窗外,雨后初晴的天空,碧蓝如洗。
几只鸟儿,开始在湿漉漉的树枝上跳跃、鸣叫。
生机,无处不在。
只是,这份生机,对于某些灵魂而言,或许太过沉重。
她缓缓收回目光,重新闭上眼睛,再次沉入那无边无际的、由无数记忆和宿命交织而成的寂静之中。
薄命司,再次恢复了它亘古不变的、仿佛亘古以来就存在的死寂。
只有那檐角的水珠,还在不知疲倦地滴落,出单调而持续的“嘀嗒”
声,如同时间的脚步,永不停歇。
?
玉面修罗月无瑕为林沁测算后说道:林妹妹,你贵不可言啊,是当王妃的命啊。
林沁:什么?
玉面修罗月无瑕:就像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嫁给了北静王。
江南的暮春,总是带着一种缠绵悱恻的意味。
夜色如同上好的徽墨,在宣纸般的天幕上缓缓晕开,浓郁处是墨团,清浅处则是带着水汽的黛蓝。
空气里浮荡着晚香玉和紫藤花混合的甜腻香气,浓得化不开,仿佛要将这春夜的每一寸空隙都填满,连呼吸都带上几分慵懒的醉意。
苏州城外,有一处名为“沁芳园”
的所在。
此园并非江南园林中最为显赫的那一等,却胜在清幽雅致,格局别致。
园主人家姓林,祖上曾有人官拜翰林,后来家道中落,如今园中景致虽依旧,却多了几分人去楼空的寂寥。
尤其是园子深处那几进偏院,平日里更是少有人迹,只有春风秋雨,默默拂过雕花的窗棂,将蛛网和尘埃轻轻扬起,又轻轻放下。
此刻,偏院之中,唯一亮着的灯火,便在临水小榭“听涛”
之中。
小榭临一湾碧水,水面倒映着天上的疏星淡月,随着晚风,漾起粼粼的碎银。
榭内陈设简单,却透着一股书卷气。
临窗一张酸枝木小几,上面放着一壶温好的碧螺春,茶香袅袅,与园中的花香交织在一起。
几旁散放着几卷竹简和一本摊开的诗集。
林沁独坐于榭中。
她年方十七,正是花样年华,容貌自是上上之选。
一袭素雅的水蓝色罗裙,衬得她肌肤胜雪,眉目如画。
只是此刻,她那张足以让春花失色的脸庞上,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。
她纤细的手指,无意识地捻着裙角,眼神望向窗外被夜色模糊了轮廓的竹影,心思早已飘远。
自打入春以来,家中便怪事不断。
先是父亲莫名的病倒,接着是府中用度日渐拮据,连往年清明祭祖的排场都不得不大大缩减。
母亲终日愁眉不展,唉声叹气,连带着府里下人也似乎人心惶惶。
林沁虽是闺阁少女,不通世事,但也隐隐感觉到一股无形的阴影正笼罩在林家之上。
她几次想开口询问母亲,却被母亲或岔开话题,或强颜欢笑地敷衍过去。
少女的心事,如同这春夜的雨,细微而绵长,积压在心头,沉甸甸的。
今夜,她更是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
索性披衣起身,来到这僻静的“听涛”
小榭,想借一丝清冷的夜风和远处的虫鸣,排遣心中的烦闷。
谁知刚坐下不久,便听得园外传来一阵极轻微的脚步声,像是三更梆子响过之后,又悄然踏月而来的幽灵。
她心中一惊,正待起身,便听“吱呀”
一声轻响,榭门被人从外面推开。
一个身影,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。
来人一身黑衣,仿佛融入了夜色之中,唯有那张脸,在透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