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
等天气转晴,选个黄道吉日就把酒馆开起来。”
她走到柜台后拿过一本册子:“这里面都是我记录的一些经营技巧,库房里备的货也足够酒馆卖几个月,等打出名声,就把佐酒小菜的代理权交给荆州王。”
陶青眼睛一亮:“姑娘这主意妙!
就像当初醉仙酿一样,咱们只管出货,让荆州王去操心销路。”
他搓着手,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,“兄弟们都说,跟着姑娘干,比在军营里还痛快!”
“你呀,悟性果然高,一点就透。”
韩蕾笑着摇头,“记得多带几个掌柜出来。
等苍州那边安顿好了,我还要开分号的。”
“包在我身上!”
陶青挺直腰板,“就是姑娘要去苍州……这几日暴雨,路上怕是不太平。”
韩蕾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:“所以才要趁早走。”
当夜,韩蕾与陶青详谈至三更。
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,陶青不时用毛笔在纸上记录着要点。
次日不到辰时,天边刚泛起鱼肚白,韩蕾嘱咐陶青,记得代他们到荆州王府去告辞道谢,然后便带着大一等人启程,踏上了回苍州的道路。
马车碾过湿滑的青石板路,出沉闷的声响。
韩蕾掀开车帘,不由得蹙眉。
连续两三日暴雨不断,街道上虽已无积水,但厚厚的淤泥散着难闻的腐臭味,几个商铺的店家正骂骂咧咧地清理着自家门前的污泥。
韩蕾所料不差,那些原本四处巡逻的衙役和士兵们,也全都被荆州知州宋培林派出来清理淤泥,打扫城内卫生了。
如此恶劣的天气和脏污的环境,他们自然也没法巡逻。
“我们快些走。”
韩蕾对驾车的大四说道。
马车加时碾过水洼,溅起的泥点落在路边乞丐褴褛的衣衫上。
那乞丐也不恼,只是木然地抹了把脸。
原本因为戒严困在荆州城内的大量乞丐,那些衙役和士兵为了快恢复城内的秩序,正在一脸嫌弃的将这些乞丐全都驱赶出城。
城门口,守城士兵正用长竿捅着堵塞的排水口。
“干什么的?”
一个满脸麻子的兵卒懒洋洋地拦住马车。
大一没有出示路引,直接开口道:“我家姑娘是回苍州探亲。”
士兵刚要说什么,旁边领头的什长也忙着干活,不耐烦的摆摆手:“快走快走!
别耽误老子清淤!”
韩蕾的马车缓缓出了城,雨后道路泥泞难行,韩蕾的马车从那些乞丐身边经过,看着那些乞丐衣不蔽体,互相搀扶,瑟瑟缩缩的模样,让她的心里莫名的一痛。
这个时代的百姓,过得真的是太凄惨了。
而她知道,这些乞丐都是要去苍州投靠苍州王的。
韩蕾叹了口气,放下车帘不忍再看。
她决定在前方十里处,找个稍微干爽的地方等待这些乞丐。
先准备一些食物分给他们,让他们能够足以撑到苍州。
马车沿着官道吃力的行了一段,韩蕾听到外面传来哭声,她连忙掀开车帘,眼前的景象让她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。
城内到处都是青石板路,又有一定的排水系统。
所以,连续两日的暴雨,城里的积水不过才没过脚踝。
可到了郊外,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暴雨已经给这里造成了洪灾,目及之处已成泽国,大片快要成熟的庄稼被淹没,土屋草棚倒塌,无数的百姓在掩面痛哭。
浑浊的雨水裹挟着断枝残叶缓缓流动。
几个孩童坐在倒扣的木盆上,像一叶叶无助的扁舟。
“停一下。”
韩蕾突然喊道。
她看见路边有个白老妪正用破碗舀着泥水里的麦粒,干枯的手指颤抖得厉害。
大一顺着她的目光看去:“姑娘,这些……”
大一话还没说完,韩蕾已经跳下马车,绣花鞋立刻陷进泥里。
她顾不得许多,径直走到老妪跟前蹲下:“老人家,这不能吃了。”
老妪浑浊的眼睛眨了眨:“闺女啊,大水冲走了我们所有的粮食,俺孙子饿了两天了……”
她指着不远处,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孩正抱着树干,腰以下都泡在水里,冻得瑟瑟抖。
韩蕾鼻子一酸,从马车上拿出自己的斗篷上前裹住孩子,男孩惊恐地往后缩。
“别怕,”
韩蕾柔声道,从空间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