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“要是真能产盐,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!
冀州的盐贵得要命,我家半年没尝过咸味了……”
韩蕾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,专注地指挥大一等人准备工具。
他们将矿石砸成小块,然后尽量碾成粉末,倒入盛满清水的大木桶中搅拌,浑浊的水渐渐变成了灰白色。
“大家都看好,这是第一步,溶解盐分。”
韩蕾向好奇围观的人们耐心解释,“盐矿中的盐会溶于水,而杂质会沉淀。”
她让大一将上层盐水小心地舀出,通过几层细棉布过滤。
反复三次后,原本浑浊的液体变得清澈了许多。
韩蕾将过滤后的盐水倒入一口大铁锅中,架在火上熬煮。
火苗舔舐着锅底,锅中的水咕嘟咕嘟的开沸着逐渐减少。
围观的村民屏息凝神,空气中只剩下柴火噼啪的声响和水汽蒸的嘶嘶声。
一个时辰后,锅底终于出现了白色结晶。
“成了!”
韩蕾用木铲轻轻刮起一层结晶,在火光下,细白的盐粒闪烁着微光。
大一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蘸了一点放入口中,眼睛瞬间瞪大:“真的是盐!
比官盐还要细,还要纯!”
围观的人群顿时爆出一阵欢呼声。
李老栓颤抖着接过韩蕾递来的盐,老泪纵横。
“苍天有眼啊!
我们华昌县也能产盐了!
这、这可是能养活好几代人的宝贝啊!”
“大家赶紧回去拿碗来,先把这锅里的盐都分了吧。”
韩蕾看着激动的村民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家就住在附近孙家的佃户,赶紧转身回去拿碗,一个个高兴得走路都像是在起飞。
韩蕾转向大一,吩咐道:“明天一早,你派人到通讯站用对讲机通知骆大人这个好消息。
组织分配到这里的流民开始正式开采盐矿,成立盐厂。
我会把完整的提纯方法教给大家。”
“王妃。”
一个瘦小的少年挤到前面,怯生生地问,“我能跟您学这制盐的手艺吗?我爹以前是石匠,我懂些凿石的技巧……”
“当然可以。”
韩蕾温和地拍拍少年的肩膀,“不仅是你,所有愿意学的都可以来。
这门手艺会公开传授,让每个华昌县的百姓都能受益。”
夜渐渐深了,村民们仍沉浸在现盐矿的喜悦中,三三两两地讨论着未来的好日子。
韩蕾独自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,望着满天星斗。
“韩姑娘,您真是苍州百姓的福星。
“大一走过来,手里捧着刚煮好的姜茶,“骆大人知道这事,一定会很高兴的。”
韩蕾接过姜茶,热气氤氲中她的表情有些模糊:“大一,这会儿大家都回去了,我需要给这里提供一些材料,你们跟我来。”
月光如水,洒在养殖场背后的空地上,为这片即将大兴土木的土地镀上一层银辉。
大一等人站在周围,韩蕾站在空地中央,夜风轻拂她的衣角,她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,轻轻闭上眼睛。
她在系统面板上购买了几十吨水泥和养殖场需要的各种材料。
【叮!
已扣除相应黄金,物资正在投放中】
随着系统提示音落下,空地上凭空出现了堆积如山的材料。
水泥袋整齐码放,pvc管道在月光下泛着冷光,各种工具分类摆放得井然有序。
“王妃,等明天早上,那些民夫看到突然多出来的这些东西,一定会惊掉下巴。”
大一走上前,语气平静,眼中已无最初的震惊。
韩蕾微微一笑:“制盐厂要开建了,需要的材料自然会多些。
你们几个,还是老规矩。”
“明白。”
大一转身招呼其他兄弟“大三,你负责记录材料;大四,你负责记录工具。
大二,你赶紧去通知工头来收货。”
几个大字队的兄弟迅行动起来,各施其职,动作麻利而熟练。
月光下,只听见材料碰撞的轻微声响和偶尔的低声交流。
韩蕾站在一旁,看着这几个已经习惯她“神迹”
的护卫,心中欣慰。
几个月前,他们第一次见到她凭空变出各种东西时,差点跪地叩拜。
如今却能如此自然地接受并协助,这份信任来之不易。
因为马上要筹备制盐厂,还需要用到大量的燃料。
韩蕾拿出小本子,就着明亮的月光快记录着明天要安排的工作。
她打算第一个月让北关蜂窝煤厂可以免费提供燃料,但一个月后,就让华昌县制盐厂按批价购买。
前面赠送,是为了扶持华昌县制盐厂。
后面购买,是为了让北关蜂窝煤厂产生订单利润,开始正常运营。
同样的,等制盐厂建好后,由蜂窝煤厂、水泥厂、养殖场和县衙先下大订单,有了利润正常经营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