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景帝刚刚如此想着,哪知,新军气势汹汹的冲到店门口,却突然停住脚步站着不动了,只有身着铠甲的大九一人大步走进店内。
景帝刚要说什么,大九斜睨了他一眼,径直走到赵樽面前单膝跪地,洪声道:“见过王爷!
外面负隅顽抗者均已肃清,请王爷示下。”
景帝闻言,面如死灰,最后那一丝微弱的希望也彻底破灭。
殿内的众人也是大惊。
这些新军可都是陛下的禁军啊!
连新军也倒向赵樽了?
那些善于见风使舵的大臣们,见此情形,哪里还不明白大势已去?
他们窃窃私语,互相交换着眼色,也知道眼前的局势,保命要紧。
短暂的死寂之后,一名须皆白的老臣率先出列,颤巍巍地跪倒在地。
他带头高呼:“天意如此,臣请陛下顺应天意,禅位于苍州王!
苍州王文韬武略,乃不世出之明主,必能带领大景开创盛世!”
有一人带头,其他观望的大臣也纷纷反应过来,先后如同潮水般跪倒一片,此起彼伏地高呼。
“请陛下禅位!”
“苍州王万岁!”
“新皇万岁!”
声音汇聚成一片,响彻整个紫宸殿。
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、或者死忠于景帝的少数大臣,纵有千般不愿,但他们的家人今日都在此参加宫宴,他们也只能面色惨白地跟着跪下,不敢再有丝毫异议。
赵樽站在大殿中央,沐浴在各种或敬畏、或恐惧、或讨好的目光中,神情依旧冷峻。
他瞄了一眼倒在血泊中的皇宫侍卫和暗卫,轻叹了一声。
这样的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,只是可惜了那些无辜的侍卫。
赵樽一步步走向御座,看着瘫软在上面的景帝,声音不带丝毫感情:“陛下,听到了吗?这是民心,亦是天意。
拟诏吧。”
景帝浑身一颤,看着赵樽那双深不见底、杀意凛然的眸子,再看看殿下那些浑身颤抖、瞬间倒戈的臣子,以及殿外那些虎视眈眈的新军和亲卫,最终绝望地闭上了眼睛。
他无力地挥了挥手,牙齿还在嗑得咯咯响,嘶哑道:“拟……拟诏……朕……禅位……”
大局已定!
那先前想着到万不得已,他就与赵樽商量各自为王、分治天下的念头,在眼前“一边倒”
的情景下,甚至都不敢冒出来。
躲在旁边柱子后的太监总管李忠心,颤巍巍的走出来草拟诏书,所有的三书六部都在场,自然省了许多麻烦,一致通过。
李忠心当众宣读了禅位诏书后,一切尘埃落定。
赵樽手握诏书,给亲卫递了个眼色,老孟和大九立刻上前,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后续事宜。
接管皇宫各处关键城防,清点人员,安抚受惊的妃嫔宗室。
大九拿出一份名单,朗声念出他上朝的这些日子,收集到的那些早已有投诚之心、或可争取的大臣名字,让他们协助稳定局面。
至于先前那些冥顽不灵、明显不愿合作的前朝重臣,则被亲卫们毫不客气地“请”
了下去,暂时关押,以防他们在新朝中暗生事端,影响新朝稳定。
“老孟,李忠心熟悉宫中事务,抓着他帮你们一起处理,能快上许多。”
赵樽对老孟吩咐道。
早已吓得瘫软在地的李忠心闻言,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,连滚带爬地磕头领命。
迅将一系列善后指令下达完毕,确保皇宫局势已在掌控之中,赵樽一直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放松。
他下意识地伸手,摸向腰间挂着的那个小巧对讲机。
此刻,他最想听到的,是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声音。
他按下通话键,沉声道:“丫头,宫里事毕,一切安好。
等我回来。”
这句话,通过电波,瞬间传到了京城的赵家宅邸。
不仅韩蕾床头的对讲机响了起来,院子里刘伯、以及几名留守亲卫腰间的对讲机,也同时传出了赵樽那沉稳有力的声音。
“成功了!
王爷成功了!”
“啊——太好了!”
院子里,原本因为王妃生产而一片凝重紧张的气氛,瞬间被这巨大的喜悦冲破,众人忍不住放声欢呼,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。
刘伯也是心中一松,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。
产房里依然传出韩蕾的呼痛声,这份喜悦仅仅持续了短短一瞬,刘伯立刻想起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