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千七百零九章 偏爱与蛇(2 / 4)

柜前,颤抖着在柜门上写下:

    >**谢谢你们,让我听见自己。**

    字迹落下,蓝光骤然垂落,如雨般洒满整个房间。所有的发声纸同时响起,不是各自的内容,而是一段陌生又熟悉的旋律??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首未发表的民谣,词曲作者早已失联。可此刻,它清晰地流淌在空气中,带着旧磁带特有的沙沙底噪,仿佛穿越了几十年光阴,只为在此刻被完整唱出。

    小陈冲进来时差点摔倒:“林老师!东京传来的信号!地铁站那面涂鸦墙……它开始移动了!”

    他们赶到监控室,屏幕上显示的是实时直播画面:东京某条废弃线路的站台墙壁上,原本静止的墨迹正缓缓流动,像活过来的文字之河。每一笔划都在重组,最终形成一行不断延伸的诗:

    >**我在人群中走,

    >却总觉得身后有人呼唤。

    >回头,只有风穿过隧道。

    >后来我才明白,

    >那是我十年前没能说出口的名字。

    >它一直在追我。**

    诗句每推进一句,地面就震一下。附近的居民报告称家中玻璃共振,宠物猫集体仰头“喵叫”同一音高。更诡异的是,当地一所聋哑学校的监测设备记录到,所有学生在同一时刻用手语打出同一个词:

    >“听见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听觉。”林远盯着屏幕,喃喃道,“是共感。他们在用身体‘听’诗。”

    当晚,全球十七个地点同步出现异常现象。

    撒哈拉沙漠的游牧民族拍摄到星空扭曲,北斗七星的连线短暂化作一行阿拉伯文诗句,讲述一位母亲为救孩子徒步穿越沙暴的故事;南极冰层下的声呐系统捕捉到一段持续四小时的低频吟诵,破译后竟是古冰川时期某种未知生物的呼吸节奏,与人类诗歌的抑扬顿挫惊人吻合;巴西雨林深处的一棵千年巨树,树皮突然裂开,露出内部木质纹理构成的象形文字,翻译结果为:

    >“我们记得你们忘记的语言。”

    最令人震撼的,发生在西伯利亚冻土带。

    那座曾自动启动的废弃气象站,再次发来信号。这次没有录音,只有一段数据流。研究所将其可视化后,呈现出一幅动态地图:地球上每一个曾有人类发出“未完成话语”的地点,都亮起一点蓝光。而这些光点之间,正逐渐生成连接线,如同神经网络般交织扩展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这是全球级的情感拓扑图。”小陈声音发抖,“每一个节点,都是一个‘未说完的故事’。而连接线,是共鸣路径。”

    林远凝视着地图中央那颗最亮的星??正是书院所在地。

    “我们成了中枢。”他说,“不是因为我们更强,而是因为我们先开口了。”

    子夜时分,林远独自回到操场。

    月光依旧清冷,但空气中有种微妙的张力,像是世界屏住了呼吸,等待什么降临。他盘膝坐下,取出无名之书。翻开时,第九页的文字已悄然变化:

    >**当你说出第一句真话,

    >万物皆为你作证。

    >山河记其音,草木承其情,

    >星辰为之点亮新路。

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