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浮现出串二进制代码,解码后竟是1965年罗布泊半透明人影的行动轨迹——他们并非随机出现,而是在按晶体的指引布置防御节点。
王强的机械臂突然不受控制地抬起,合金指尖在晶体表面的潮汐纹上滑动。
当指尖划过第17道波谷时,晶体突然喷出股淡金色雾气,在雾气中凝成把完整的钥匙虚影——比他手中的青铜钥匙多了道螺旋纹,螺旋的螺距比正好是3o:17。
“这是钥匙的进化形态。”
他想起《能量呼吸论》里的预言,“当晶体与防御网达成完美共振,青铜钥匙会解锁新的维度。”
林念默的拓片集突然自动翻到最后一页,那里贴着张她七岁时的涂鸦:三个手拉手的小人站在光的晶体前,小人的衣服上分别画着青铜钥匙、玉琮和桂花。
此刻这张涂鸦在晶体光芒的照射下,小人的轮廓开始变得清晰——穿钥匙图案衣服的小人,胸前的徽章与1965年罗布泊半透明人影的一模一样;穿玉琮图案衣服的小人,袖口的纹路与陆玄的玉琮吊坠完全一致。
陆玄将晶体数据导入全球防御网系统时,模型中突然多出条连接冥王星与地球的能量线。
这条线的亮度随晶体潮汐纹同步变化,3o峰值时亮如白昼,17低谷时暗如星尘。
“冥王星是太阳系的‘平衡锤’。”
他调出nasa的冥王星探测器数据,现其自转周期的3o,正好等于地球的12分钟,“古代文明早就现,整个太阳系是个巨大的能量共鸣箱。”
王强的青铜钥匙在掌心微微颤动,钥匙尖端的能量流顺着他的指尖,在晶体表面写出鲜卑文的“提问”
。
晶体的潮汐纹立刻重组,在地面拼出段视频:白袍人将晶体嵌入防御网时,特意在装置底部刻下“七”
这个数字——与全球12处龙脉监测站中,7处位于北纬3o°的巧合形成呼应。
“七是宇宙的幸运数字。”
林念默突然插话,她的拓片集里,七片不同文明的符文拓片正在光。
实验室的通风系统过滤网上,突然附着上层黑色絮状物。
这是星蚀教团的典型标记,王强用青铜钥匙的能量灼烧絮状物,它们在消散前投射出段模糊的影像:教团成员正围着块残缺的晶体碎片,试图用高频声波强行激活,碎片表面的潮汐纹因此扭曲成蛇形,与九幽谷枯萎的苔藓纹路如出一辙。
“他们在拔苗助长。”
陆玄将教团的声波频率输入模拟器,当频率过安全阈值的3o,模型中的虚拟晶体立刻炸裂成黑色粒子。
他对比教团碎片与秦岭晶体的光谱图,现前者的能量残留中含有大量铅元素——这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“能量毒药”
,会彻底摧毁晶体的记忆储存功能。
林念默的童谣声突然拔高,晶体的潮汐纹随之变得明亮。
当她唱到“星星眨眼睛”
这句时,晶体波峰处的亮金色粒子突然升空,在实验室顶部组成北斗七星的形状,其中第七颗星的亮度,正好是其他星星的3o。
王强的机械臂在这时接收到灵均通过苔藓网络传来的信号:星蚀教团的舰队正在向冥王星集结,他们想夺取那里的晶体锚点。
陆玄的三维模型突然弹出条1965年的加密通讯记录,送者是罗布泊勘探队的编号734,内容只有三个鲜卑文:“耳蜗醒”
。
结合晶体投射的影像,他终于拼凑出真相:1965年的半透明人影,其实是古代文明的意识投影,他们携带晶体碎片来到地球,就是为了等待防御网的“脉冲式平衡”
激活晶体——这个过程,他们称之为“宇宙耳蜗的苏醒”
。
王强将青铜钥匙完全贴在晶体表面,钥匙与晶体接触的位置,突然生长出层淡金色的晶体薄膜。
薄膜上的纹路,既有青铜钥匙的饕餮纹,又有良渚玉琮的神人兽面纹,还有林念默童谣的五线谱——这三种看似无关的符号,在3o的能量脉冲中融合成全新的符文,陆玄的解析系统将其翻译为“共鸣”
。
林念默的拓片集在这时自动合拢,封面浮现出陈默的笔迹:“当晶体开始呼吸,宇宙会低下头,认真倾听地球的故事。”
实验室外传来苏晴的呼喊,她的小白鼠族群在基地外围现了教团埋设的信号射器,射器的频率,正好是晶体潮汐纹的反相频率——这是教团的卑劣手段,想用“噪音”
干扰晶体的觉醒。
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