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o48章 局 信物的能量共鸣(2 / 2)

越47亿公里的能量闭环。

“这才是真正的平衡场!”

年轻工程师调出三维模型,每个节点都标注着“共享”

“共生”

“平衡”

,与749协议核心条款完全对应。

全球课堂的十七万学生目睹了这场宇宙奇观。

艾莎的全息投影出现在火星基地,指着融合的手稿问:“这些符号是不是说,宇宙的平衡法则都一样?”

陆玄笑着操控能量场,将手稿转化为动画:不同星球的生态系统用相同数学规律运行,像不同语言讲述同一个真理,结尾处三件信物的光芒汇成地球的模样。

能量场稳定后的第七十四分钟,玄鸟号传回柯伊伯带新数据:探测器机械臂上的“平衡”

二字光,与火星能量场形成三角定位,数据流中次出现清晰回应——“平衡者已收到”

的符号结构,竟与信物共振频率完全一致。

林望舒的星系图自动记录下这一刻,时间戳17:49:o7恰好与三位前辈诞辰形成奇妙巧合。

当能量场渐弱,三件信物留下永恒印记:机械表齿轮间多了玉琮纹路微雕,玉琮缺笔处填了星系图星尘,星系图边缘浮起机械表齿轮图案。

陆田野将它们放入特制容器时,容器壁自动生成铭文:“跨越时空的不是物质,是让平衡延续的信念。”

这句话同步出现在地月火所有749局基地,成为新的精神图腾。

王强在全球课堂总结时,展示着能量场中的手稿投影:“今天我们见证的不只是物理现象,更是文明传承的本质。

三位先驱用不同语言探索平衡,最终在宇宙中共鸣——真正重要的不是技术先进,而是信念坚定。”

话音刚落,十七万学生用母语送“平衡”

符号,光流在全息网络中汇成巨大双生盾,与火星能量场遥相呼应。

火星夜幕降临时,信物的能量残留仍在地面留着光痕。

林小宇采集数据现,其光谱与地球平衡草叶绿素荧光、月球苔藓辐射抗性基因、火星微生物光频率完全吻合,形成跨越星球的生命密码。

“所有生命都在用相同的能量语言交流。”

他将现同步至联盟数据库,备注写道:“749局信物不是文物,是仍在生长的理念载体。”

陆玄给女儿小馨去视频,展示着能量场中的手稿:“奶奶的符号、王爷爷的公式、林爷爷的生态图,都在说要尊重自然、保持敬畏。”

视频那头,小女孩用神经镜画出新玉琮,缺笔处补了三颗连星:“这是柯伊伯带的新朋友,我把它们画进平衡符号里了。”

这个童真创作后来被刻在玄鸟号备用舱体,成为地球文明最柔软的宇宙宣言。

当晨光再次照亮火星基地,三件信物被安放在新建的“平衡纪念馆”

王强、陆玄、林望舒的全息影像与信物并排陈列,下方铭文写道:“技术会过时,物质会磨损,但信念的能量永远在宇宙中共振。”

纪念馆穹顶的透明采集板,将信物的微弱共振持续向深空——这是地球文明的永恒宣言:我们带着未完成的平衡理念而来,愿与所有文明共同守护宇宙的和谐韵律。

这场能量共鸣最终成为749局的新里程碑:联盟依平衡公式优化了地月火生态闭环,年轻团队基于共振原理开出更安全的深空通讯技术,孩子们则用无数作品诠释“跨时空平衡”

正如秦烽的全息影像在落成仪式上说:“当信念形成能量场,哪怕相隔光年,后来者也能循着光芒找到正确方向——这就是749局留给宇宙的礼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