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o章 青衫踏红尘(1 / 2)

“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,或者……想我们了,就回来。”

纪怀说着,塞给严瑾一枚看似普通的青灰色玉佩。

“这玩意儿没啥大用,就是能模糊遮掩一下你的气息,让你看起来更像凡人一点。

另外,真要到了生死关头,捏碎它,师兄我尽量赶去给你收……呃,尽量去帮你。”

严瑾接过玉佩,触手温凉,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巧妙阵法。

他心中暖流涌动,知道这是师兄师姐们无声的关怀与支持。

他看向白漪,看到她清冷眸子中那丝不易察觉的担忧,轻声道:

“三师姐,放心。”

他又看向陈渔,对上她平静却深邃的目光,微微颔:“我会小心。”

没有更多的言语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翌日清晨,天光微熹。

严瑾换上了一身最普通的青布衣衫,将一身澎湃的仙力尽数收敛于丹田深处,连神识都控制在极小的范围,宛若一个刚刚出门游学的文弱书生。

他没有惊动任何人,悄然离开了墨山。

山门外,云雾缭绕,山下便是广袤未知的凡俗世界。

他回头望了一眼隐于云雾中的墨山轮廓,那里有他的师门,有关心他的师兄师姐,有需要守护的承诺与责任。

然后,他转过身,步伐坚定地,一步步走下了山阶,身影渐渐消失在蜿蜒的山路与凡尘的烟火气之中。

这一次,没有强大的同伴,没有神妙的法宝随行。

只有一颗需要锤炼的道心,一段需要独自面对的前路。

下山之后,越过几重灵气稀薄的荒岭,眼前的景象便豁然开朗。

不再是云雾缭绕的仙家气派,而是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

黄土道路蜿蜒向前,两旁是金灿灿的稻田,农人戴着斗笠,赤脚踩在泥泞中,弯腰劳作,汗水顺着古铜色的皮肤滑落。

远处,炊烟袅袅,升起于一片灰瓦白墙的村落之上。

严瑾收敛了所有气息,穿着一身青布长衫,步履平稳地走在田埂上。

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泥土的松软,闻到空气中混合着禾苗清香与牲畜粪便的味道,听到农人粗犷的乡谈和孩童追逐嬉闹的笑声。

这是一种与墨山、与东海截然不同的“生”

的气息。

没有灵气的澎湃,却充满了最质朴、最坚韧的生命力。

他按照纪怀的建议,没有动用任何神识探查,只是用双眼去看,用双耳去听,用心去感受。

这是一座名为“青田”

的小镇。

镇子不大,一条主街贯穿东西,两旁是各式各样的铺子:

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,伴随着汉子们豪爽的笑骂;

布庄门口,妇人们捻着布料,讨价还价,声音尖利却充满活力;

茶馆里,说书先生醒木一拍,唾沫横飞地讲着前朝旧事,引得满堂喝彩……

严瑾在一家面摊前坐下,要了一碗最普通的阳春面。

他看着摊主老汉熟练地捞面、撒上葱花,动作朴实无华,却蕴含着一种日复一日的专注与韵律。

那面汤极为清澈,面的味道简单朴实,远不如墨山的灵食珍馐,但吃在嘴里,却有一种踏实的感觉。

他学着周围人的样子,从袖袋里摸出几枚在路边用一小块碎银换来的铜钱,放在桌上。

听着铜钱碰撞出的清脆声响,他忽然意识到,在这里,这几枚小小的铜钱,便能换来一餐果腹,维系一日生计。

这是一种他许久未曾体验过的、基于最基础需求的“交换”

与“秩序”

在这不大的小镇中,他看见了最朴实无华的人间百态:

有富家公子纵马过长街,引得路人纷纷避让,那飞扬跋扈的姿态,与某些仗势欺人的修士何其相似,只是力量层次天差地别。

有落魄书生在桥头卖字,字迹娟秀,却无人问津,脸上是怀才不遇的落寞。

有慈母在灯下为游子缝补衣裳,一针一线,缝进的是无尽的牵挂。

有幼童为了一串糖葫芦,向父母撒娇哭闹,那纯粹的渴望与得到后的破涕为笑,简单而真实。

当然他也遇到了所谓的不平事。

在镇外,他看见当地豪强的家丁,因几亩水田的归属,殴打着一名老实巴交的老农。

周围的乡邻敢怒不敢言。

那一刻,严瑾体内沉寂的杀戮之气几乎要自行涌动,仙人的威压险些不受控制地泄露出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