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制药厂是全省骨干型国有企业。在全省国有企业里面排名第二,仅次于省卷烟厂,办公条件确实是比市委大院好上许多。
按照崔主任的安排,我和焦杨紧跟着她就上了电梯。电梯是双开门,运行起来有些缓慢,发出轻微的嗡鸣声。轿厢内壁是黄色的木质板材,擦拭得很干净。崔主任按下九楼的按钮,安静地站在一旁。
“没想到这楼有九层,”我随口说道,打破沉默,“从外面看啊,以为就七八层。”
崔主任微笑着解释:“李县长,我们这办公楼是新修的,底下还有一层,加起来一共是十层,九楼是厂领导办公区。”
电梯稳稳停住,门打开,眼前是一条颇为悠长的走廊。走廊虽然长,但是并不显得昏暗,走廊两侧是深色的木质门,墙上挂着些许的名人名言,张仲景、华佗、扁鹊和李时珍。上方安装着两列白色的细长灯管,散发出柔和但略显清冷的光线,因为缺乏自然光的补充,尽管是白天,走廊里依然灯火通明,走廊显得格外安静,甚至有些冷清。脚下的深红色地毯吸收了所有的脚步声。
崔主任在前引路,我和焦杨跟在后面。她能在这里工作,显然也是见过世面的,但此刻她的姿态比在楼下时更显得拘谨几分,步伐也放缓了。
“李县长,这一层全部是我们厂领导的办公室。”崔主任低声介绍道。
我环视了一下,走廊两边的办公室不少,门牌显示有党委会议室、厂长会议室、机要室以及各位副职的办公室。我略感惊讶地问道:“省制药厂,这怕是有三四十间办公室吧?怎么这么多领导?”
崔主任闻言笑了笑,语气平和地解释:“李县长,我们厂领导班子其实是一正六副,再加上两三位享受厂领导待遇的专家,满打满算也就十个人左右。这些房间不全是领导办公室,还有配套的会议室、接待室、文印室和秘书室。”
“十个人,”我点点头,“十个人用这么多房间,这办公室可是够宽敞的。”我这话里带着一点贫困地区干部对这种配置的本能感慨。
崔主任只是笑了笑,没有接这个话茬。她在一个双开门的办公室前停下脚步。门是厚重的朱红色木门,比旁边单开门的办公室显得气派很多,门牌上只有一个简单的“909”号码,没有任何职务标识。
崔主任停下脚步,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衬衫的衣领和下摆,整个人的优美的曲线线条就立体了起来。
崔主任又轻轻拢了拢头发。这个小动作透露出她面对这扇门后的领导时,内心那份自然而然的敬畏,倒是也暗示着她并非能随时轻易见到王蓉董事长的人物。
她抬手,在那厚重的朱红色木门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,节奏清晰,然后便恭敬地侧身立在门旁等待。片刻,门从里面打开一条缝,开门的正是先前见过的那位年轻女秘书。她看到崔主任和我们,点了点头,随即把门拉开一些。崔主任面带笑意说了句吴秘书。
吴秘书很快拉开门。
进门先是一个小厅,摆放着几张米白色的皮质沙发,和楼下接待室的规格类似,但更显私密。吴秘书声音不高但清晰地说:“李县长,王总正在里面接一个重要的电话,请您先在这里稍坐片刻。”说着,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。
我和焦杨交换了一个眼神,心里都明白,这“重要的电话”无论是真是假,都是必要的程序和姿态。我们依言在沙发上坐下。这间小接待室极其整洁,几乎可以说是一尘不染,除了沙发茶几,就是墙角的两盆绿植,叫不出名字,但长得郁郁葱葱。茶几上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。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