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g陈皮10g半夏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川芎10g熟地15g赤芍12g白芍12g三棱10g莪术10g浙贝母15g夏枯草15g牡蛎30g(先煎)鳖甲15g(先煎)穿山甲6g(先煎)昆布15g海藻15g苏子10g莱菔子10g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,分早晚两次温服。
医嘱:避风寒,调情志,忌辛辣油腻之品,定期复查肺部ct,不适随诊。
处方的详细解读
一、各味药物解读
1.黄芪
-性味归经:甘,微温。归肺、脾经。
-功能主治: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气下陷,久泻脱肛,便血崩漏,表虚自汗,气虚水肿,内热消渴,血虚萎黄,半身不遂,痹痛麻木,痈疽难溃,久溃不敛。
-现代药理研究: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应激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。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,增强心肌收缩力,调节血糖含量。
2.党参
-性味归经:甘,平。归脾、肺经。
-功能主治:健脾益肺,养血生津。用于脾肺气虚,食少倦怠,咳嗽虚喘,气血不足,面色萎黄,心悸气短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。
-现代药理研究:能增强免疫力、扩张血管、降压、改善微循环、增强造血功能。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。
3.白术
-性味归经:苦、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-功能主治: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用于脾虚食少,腹胀泄泻,痰饮眩悸,水肿,自汗,胎动不安。
-现代药理研究: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,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出;有强壮作用;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;有抗菌、抗肿瘤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4.茯苓
-性味归经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
-功能主治: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。用于水肿尿少,痰饮眩悸,脾虚食少,便溏泄泻,心神不安,惊悸失眠。
-现代药理研究:有镇静、抗肿瘤、增强免疫功能、利尿、降低胃酸含量、保护胃黏膜等作用。
5.甘草
-性味归经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
-功能主治:补脾益气,润肺止咳,清热解毒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
-现代药理研究:有抗炎、抗过敏作用,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黏膜;有镇咳、祛痰作用;能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;还能解毒,对某些药物中毒、食物中毒、体内代谢产物中毒等均有一定的解毒能力。
6.杏仁
-性味归经:苦,微温;有小毒。归肺、大肠经。
-功能主治:降气止咳平喘,润肠通便。用于咳嗽气喘,胸满痰多,肠燥便秘。
-现代药理研究:所含苦杏仁苷在体内能慢慢分解,产生微量的氢氰酸,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,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奏镇咳平喘之效;此外,还有一定的抗炎、镇痛作用。
7.陈皮
-性味归经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肺经。
-功能主治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用于脘腹胀满,食少吐泻,咳嗽痰多。
-现代药理研究:有促进消化液分泌,排除肠管内积气,增加食欲等作用;能使支气管扩张,痰液易咯出;还有抗炎、抗过敏、抗菌等作用。
8.半夏
-性味归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-功能主治: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用于湿痰寒痰,咳喘痰多,痰饮眩悸,风痰眩晕,痰厥头痛,呕吐反胃,胸脘痞闷,梅核气;外治痈肿痰核。
-现代药理研究:有镇咳、祛痰、止吐、调节胃肠功能、抗癌、抗心律失常等作用。其镇咳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,祛痰作用可能与所含的多糖类有关。
9.桃仁
-性味归经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
-功能主治: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用于经闭痛经,瘕瘕痞块,肺痈肠痈,跌扑损伤,肠燥便秘,咳嗽气喘。
-现代药理研究:有扩张血管、抗凝血、抗炎、抗过敏、镇痛等作用;所含脂肪油能润滑肠道,促进排便。
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