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回五 清明洁齐·天地澄明(2 / 3)

的声音,总是把握不好力度,轻则砍偏,重则震得虎口发麻。自去年冬日伤寒后,他的耳朵便如塞了团棉花,外界声音遥远而模糊,连自己的咳嗽声都像是从深潭底传来。忽然,他听见一阵若有似无的琴音,如春风拂过琴弦,清越悠扬,却又带着几分穿透力,直达耳底。循声望去,只见童子站在山岩上,脚下踩着由清明露凝成的莲花台,手中的清明露瓶正倾倒出丝丝缕缕的露液,露液在空中凝成音符,这些音符并非普通乐符,而是《灵枢·经脉》中的穴位名称:"听宫、听会、耳门、完骨......"

刹那间,李二只觉耳中一阵轰鸣,如春水融冰,又如战鼓擂动,堵塞已久的耳道竟通畅起来。他听见了山溪撞击石头的叮咚声,那声音清冽如佩玉相击;听见了山鸟的啼鸣声,黄鹂的清脆、画眉的婉转、布谷的悠扬,各有韵律;甚至听见了远处村落中孩童的嬉闹声,"清明放风筝喽!"的呼喊清晰可辨,带着春日的欢快。"我听见了!我听见了!"李二兴奋地扔下斧头,对着山谷大喊,声音中充满了重获听觉的喜悦,惊起的山雀扑棱棱飞过,翅膀上的羽毛竟泛着清明露的光泽。

童子此时正在清明河畔洗濯叶片,他用柳枝蘸着溪水,在鹅卵石上写下《汤液经法》的片段:"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,人参之甘,缓肝之急也。"字迹未干,便有只受伤的麂子踉跄而来,前腿被兽夹划伤,伤口深可见骨,鲜血如注,染红了周围的茅草,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味与恐惧的气息。麂子眼中满是惊恐与痛苦,见了童子,竟双膝跪地,发出哀鸣,如同在求助。

童子见状,立刻摘下一片侧生叶,这片叶子因沾染了清明露,叶脉间泛着淡淡的金色光芒,叶面上还凝着三滴未蒸发的清明泪。他将叶片放入口中,以舌尖的"金津玉液"催化,叶片竟化作琼浆,他将琼浆吐在掌心,加入一滴清明露的上层清液,双手合十,默念《大医精诚》片段,再张开时,掌心已凝成一团温润的药膏,色如淡金,散发着人参的甜暖与清明露的清新。

轻轻敷在麂子伤口上,瞬间血止痂结,伤口处还长出一层透明的保护膜,如水晶般晶莹剔透,能看见伤口内部的肌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。更奇的是,麂子低头轻舔童子掌心时,竟从他指缝间吸出几粒淡金色的"气津"——这气津乃是人参与清明露结合的精华,蕴含着春生之气、清明之灵与医者的慈悲之心。麂子吸收气津后,伤口处立刻长出新毛,毛色比先前更加光亮顺滑,且伤口周围的皮肤竟呈现出与人参根须相似的环状纹路,每道纹路都对应着人体的一条经络,正是"以形补形,以气补气"的奇妙应兆。

麂子围着童子欢快地跳跃了几圈,忽然口吐人言:"多谢上仙救命之恩,他日若有差遣,万死不辞。"说罢,它转身消失在山林中,留下一串如梅花般的脚印,每朵"梅花"中心都嵌着粒露珠,折射着七彩光芒,脚印所过之处,杂草自动分开,露出体留下的感激印记。

山谷中,被砍伐的树桩旁,顺着人参根须冒出的新芽已长成合抱之木,树皮上带着人参特有的环状皱纹,这些树木不仅生长迅速,而且具有神奇的healg力量。有位山民不小心被毒蛇咬伤,昏迷不醒,家人将他抬到树下,只见树影婆娑间,树皮上的环状纹路竟渗出淡黄色的汁液,汁液中带着人参的香气与清明露的清凉,滴在伤口上,瞬间化作无数细小的"解毒兵",沿着血管奔跑,将毒液分解成无害的物质。山民苏醒过来,连称梦见了一位红袄童子,手持玉瓶,指引他找到解药,而那童子的模样,正是人参精灵的化身。

童子又来到一片贫瘠的土地前,这里因去年的山火变得寸草不生,土地干裂如龟甲,偶尔有几只蚂蚁爬过,也因无水无食而奄奄一息。他取出清明露的下层浊液,混着煅烧过的戊土,洒在土地上。奇迹瞬间发生:干裂的土地开始发出"滋滋"的吸水声,如久旱逢甘霖,土地表面泛起一层薄薄的水汽,逐渐变得湿润松软,如波浪般起伏。戊土化作的土龙在地下游走,所过之处,土壤变得肥沃黑亮,充满生机,土龙的鳞片上还粘着一些细小的草根,那是沉睡的种子被唤醒的征兆。

不多时,土地上竟长出成片的青草,草叶上凝结着清明露的露珠,每颗露珠中都映着"土生万物"的字样,草茎随风摇曳,发出"沙沙"的响声,如同在吟诵《脾胃论》中的句子。童子看着这片新生的土地,欣慰地笑了,他知道,这里不久将成为动植物的乐园,而这一切,都源于清明露的"洁齐"之力,洗去浊秽,唤来新生。

时至黄昏,清明的最后一缕阳光洒在人参苗上,叶片上的清明泪突然集体飞起,在空中形成一道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