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酒气透心,取出晒干,「酒蒸百部可增强杀虫之力,《本草纲目》言其『治肺热,杀蛔虫、寸白虫』。」
四·银锅雪水煎琼浆
煎药选用「银丝雪锅」——此锅以纯银打制,锅底刻「太素」卦象,象征金清水白,内膛涂以霜降当日收集的雪水混悬液,经九次煅烧而成。青瑶先将百合粉、九蒸熟地、酒蒸百部投入锅中,加入五升「雪水煎」——取霜降前三日五更时分的积雪,装入陶罐埋于松树下,融化后煮沸澄清——浸泡三时辰,待药材吸饱水分,水面浮起一层淡紫色泡沫,此乃虚火与燥痰的混合物,用竹筷轻轻撇去。
「煎阴虚之药,需如春风化雨,」青瑶点燃「桑柴火」——桑枝性凉,能清虚火——「武火煮沸如春风解冻,文火慢煎如细雨润物。」待药液沸腾,转文火慢煎,同时每隔半个时辰添加「秋露煎」——取秋分时节草叶上的露珠,以磁盆收集于月光下——保持药液量不变。当药液煎至一升时,加入烊化的阿胶、蜜炙童便仙鹤草,再投入玄参片,此时锅中升起淡紫色雾气,雾气中隐约可见百合与仙鹤草的虚影,如仙人乘云。
最后加入的「紫河车粉」尤为关键:此粉取自健康产妇的胎盘,经清水漂洗至无血污,用黄酒蒸制后焙干研末。青瑶将紫河车粉缓缓倒入药液,搅拌过程中,药液由紫转红,散发出一种奇特的香气,混合着百合的清、阿胶的润、紫河车的腥甜,如远古森林中的晨露,兼具清新与厚重。「紫河车乃血肉有情之品,」青瑶道,「《本草再新》言其『大补元气,理血分,治神伤梦遗』,与诸药相伍,可补先天之本。」
五·针灸膏肓透虚火
针灸治疗选在酉时(17-19点)——肾经当令,金生水之时。青瑶选用「银质毫针」,此针以白银炼制,针尖如蚊喙,能增强滋阴之力。先刺「膏肓穴」,该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,旁开三寸,青瑶以拇指按压穴位周围,待皮肤潮红,快速进针,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一寸五分,行「补法」:拇指向前捻转九次,食指向后捻转六次,反复三次,使针下产生凉润感,如清泉注入骨髓。
「膏肓穴乃治虚劳要穴,」青瑶解释道,「《千金方》云:『膏肓俞无所不治,主治虚劳赢瘦,咳逆上气。』」在「太溪穴」行「飞经走气」法:刺入三分后,以拇食二指快速搓捻针柄,如飞鸟展翅,使针感从内踝后方直达足心涌泉穴,患者自觉一股清凉之气从足底升起,沿腿内侧上行,直达胸部,「太溪为肾经原穴,此手法可引肾水上行,扑灭虚火。」
针后加「隔姜灸肺俞」:将生姜切成薄片,用银针扎出数十个小孔,置于「肺俞穴」,上置艾炷灸三壮,艾绒中掺入少许麝香,香气随烟入穴,能通十二经。「麝香通窍,可引药力直达病所,」青瑶点燃艾炷,「隔姜灸可防艾火伤阴,此乃『补中有清,清中有补』之法。」
施针过程中,静修老尼突然剧烈咳嗽,身体前弓,咳出一块核桃大小的紫黑血块,血块表面凹凸不平,内中裹着数十条细小的白色虫体,状如线头,在痰盂中扭曲蠕动。青瑶见状,迅速在「尺泽穴」行「放血疗法」,以三棱针轻刺,挤出五滴紫黑血液,血液中夹着泡沫,如啤酒开盖时的泡沫,此乃「热瘀得泄,痨虫随血而出」的征兆。
六·金水相生痨虫灭
三剂「鹤百固金汤」后,静修老尼的病情出现转机:午后潮热从灼热潮红转为微微发热,盗汗次数减至每日一次,咳嗽频率降低,痰中血丝消失,五更泄泻止。青瑶诊其脉,寸口脉细数渐缓,每分钟降至百次左右,尺脉仍细,但重按可得,舌象中舌质红绛稍减,裂纹变浅,舌面上开始生出薄白苔,如荒漠初现青苔。
调整药方时,青瑶加「冬虫夏草」二钱、「阿胶」增至三钱,「冬虫夏草甘平,入肺肾经,」她将虫草研成细粉,「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言其『治膈症,蛊胀,病后虚损』,与紫河车相伍,可阴阳双补;阿胶滋肾润肺,增至三钱可加强止血之力。」减去百部至一钱,避免苦燥伤阴。
服药七日,静修老尼已能在禅房内缓步走动,每日清晨可诵经半时辰,午后能晒背一刻钟,咳嗽偶作,痰质清稀,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但节律整齐。青瑶以「琼玉膏」合「河车大造丸」善后:琼玉膏以人参、茯苓、生地、蜂蜜熬制,河车大造丸以紫河车、熟地、龟板等制成蜜丸,嘱其用「人参汤」送服,「琼玉膏滋肺金,河车大造丸补肾水,此乃『金水相生,培元固本』之法。」
七·白帝论道释金机
是夜,西方白帝在「金銮玉殿」召见青瑶。殿内寒气凛冽,金砖地面凝结着细小的霜花,白帝身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