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土湿水泛溢 鹤随术苓固堤防(3 / 3)

p>论道毕,黄帝取出一枚「土水固堤丹」,丹体呈土黄色,内中可见白术、仙鹤草、茯苓等药的碎屑,如土壤中埋着珍珠,「此丹可预治土湿水泛诸证。待大雪节气,可携往北方水运之地,试其与鹿茸、巴戟天相佐之妙——鹿茸、巴戟天皆为血肉有情之品,能峻补肾阳,与仙鹤草相伍,可治肾阳不足之阴水,此乃『火生土,土制水』,层层相因之理。」

青瑶领命退出,见轩辕丘的雾霭已渐散,东方天际的土黄色曙光中,陈三妮正在田间播种冬麦,腰间挂着青瑶赠送的「仙鹤草健脾香囊」,香囊在晨风中轻轻晃动,散发出白术与茯苓的清香。远处,小雪的雨丝与药釜中的热气相互交融,在田埂上凝结成细小的露珠,如撒落的珍珠,为即将到来的大雪节气预示着新一轮的耕耘与治愈。

结语

小雪节气的水肿之证,本质是「土虚水旺、肝脾失调」的本虚标实证。青瑶以仙鹤草为「固堤之使」,巧妙配伍五苓散、四君子汤等方,结合针灸与敷脐疗法,演绎了「培土制水、通阳化气」的治疗智慧。其间贯穿五行生克、药物炮制、时辰医学、外治疗法等中医精要,更揭示了「治水肿需从脾肾肝三脏论治」的整体思维。世人常见水肿仅知利水,却不知「脾为制水之脏,肾为水脏」,需温阳化气、健脾固肾。此回以「土湿水泛」起,以「土旺水消」终,正应了「土载四行,万物归藏」的自然之道,亦彰显了中医「观天察人,以土御水」的无穷智慧。

赞诗

小雪溟溟土湿淫,脾阳不振水侵淫。

五苓化气通三焦,四圣培元固中襟。

鹤啄湿痰消肿胀,针温土德暖寒衾。

二十四番节气里,妙手回春土作金。

预告

且说大雪节气,青瑶奉黄帝之命,携「土水固堤丹」前往北方水运之地。时值「鹖旦不鸣,虎始交」,千里冰封,那里的百姓多患「肾阳不足之水肿」:面浮肢肿,腰以下尤甚,按之凹陷不起,腰膝冷痛如折,舌淡苔白,脉沉迟无力。青瑶按「火生土,土制水」之理,拟以鹿茸、巴戟天峻补肾阳,与仙鹤草相佐为用,却遇一老者患「阴水」,水肿反复发作十年有余,晨起眼睑浮肿,午后下肢肿胀,伴见心悸气短,舌淡胖有齿痕,脉沉细。且看青瑶如何以「温肾助阳、化气行水」之法,调和仙鹤草与真武汤的配伍,更有「以火引水」的隔盐灸疗法——正是:大雪冰寒肾阳微,鹤伴鹿戟暖水扉。欲消阴水千年患,且向命门燃艾辉。

(第十六回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