腐草为萤时泻火毒 黄柏燥湿解疮疡(3 / 3)

>

柏娘与火驼翁坐在火泉边,听着泉水的咕嘟声。火驼翁取出一枚黄柏种子,埋入火绒草旁的沙中:“医道如种子,需在热毒最深的地方埋下清凉。待来年大暑,这里必会长出能解火毒的奇药。”

赞诗

《大暑·咏黄柏金银》

大暑腐草化流萤,火驼翁过戈壁行。

黄柏泻空炉内毒,金银散尽世间腥。

五味汤中藏日月,拔毒膏里蕴雷霆。

最是阳极阴生处,一点清凉照汗青。

预告·第十三回立秋·凉风至时疏肝郁黄柏清热调气机

且说柏娘别过火驼翁,行至中原山林,时逢立秋。但见凉风早至,木叶早黄,百姓两胁胀痛,情志抑郁,更有妇人患“乳癖”,乳房结块肿痛。细查之下,乃厥阴风木主气,阳明燥金客气,木郁化火,致“肝郁气滞,气火交结”。正忧虑间,忽闻山林深处传来歌声,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走来,手中握着黄柏、香附、柴胡,衣袂上绣着“疏肝理气”四字……

(第十二回完)

注:本回紧扣大暑“火毒炽盛”特性,融入五运六气(相火湿土相搏)、脏腑理论(心脾火毒)、药物配伍(黄柏与金银相须、连翘相使),通过火毒神考验、祭灶神等场景,阐释“泻火解毒、消痈散结”的中医思想。火驼翁形象对应丝绸之路的医药交流,强调药物炮制与地域特色,星象与药方结合深化“天人相应”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