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治,需配合五音疗法调和脾胃,以达到"治未病"的效果。她取出编钟,这组编钟由青铜铸造,历经数代药王谷弟子的摩挲,表面已温润如玉。首先敲击宫音(1音)编钟,宫音属土,与脾经相应,钟声如黄钟大吕,低沉厚重,震得地面微微颤动,毒雾中的"湿"字纷纷落地,化作一滩滩污水,空气中的酸腐味明显减轻。
苍梧同时敲击角音(3音)编钟,角音属木,木能疏土,钟声如春风拂柳,清越悠扬,与宫音形成"木土相生"的气场。编钟的音波相互交织,在毒障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螺旋,将毒雾逐渐卷入其中。青萝专注地看着这一切,只见薏苡仁丛中突然升起一股清气,清气中隐约可见"脾"字符文,符文所过之处,毒雾逐渐稀薄,露出薏苡仁的全貌。
她趁机施展"以音引药"之法,将编钟的音波与药物的气息结合,形成"音药共振"之局。空气中浮现出金色的"清"字与绿色的"通"字,相互缠绕,旋转上升,最终化作"除痹"二字,深深烙印在毒障上。冰蚕叟的"湿毒蟾"虚影开始摇晃,它的身体出现裂纹,眼中的凶光逐渐黯淡,却仍在作最后的挣扎:"不可能...我的毒阵怎么会...败在你等小辈手中..."
其六·七情相使通经络
青萝并不答话,而是取出薏苡仁种子,这种子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,表面乳白色,光滑,背面圆凸,腹面有一条较宽而深的纵沟,历经芒种节气的湿热熏蒸,表面竟天然形成"通"字纹路,仿佛是天地赋予的印记。她按照"七情相使"之理,将薏苡仁与木瓜、独活、防己、黄柏、苍术、牛膝配伍,组成"清热除痹汤"。
"薏苡仁甘淡微寒,健脾渗湿、除痹止痛,为君药;木瓜酸温,舒筋活络、和胃化湿,为臣药;独活、防己祛风除湿、通痹止痛,为佐药;黄柏、苍术清热燥湿、解毒辟秽,为佐药;牛膝逐瘀通经、引药下行,为使药。"青萝口中念念有词,将七味药材依次放入陶锅中,加入灵根露、五更水,以桑柴火煎煮。药汤沸腾时,锅中竟浮现出七种颜色,分别对应五脏,相互交融,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。
将药汤泼向毒障,汤液遇雾发出"滋滋"的响声,如热油泼在冰块上,腾起大量白色烟雾。烟雾中,冰蚕叟的虚影发出凄厉的惨叫,毒障迅速消散,露出被围困的薏苡仁。此时的薏苡仁虽已奄奄一息,却仍有一丝生机,种脐处的"健"字纹路若隐若现,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。青萝轻轻将薏苡仁种子埋入灵根根部,种子接触土壤的瞬间,竟发出清脆的"咔嚓"声,如同沉睡的种子破土而出,藤蔓如活物般沿着灵根攀爬,每片叶子都在轻轻拍打灵根表皮,如同按摩师的双手,疏通着堵塞的经络。
其七·芒种毒去经络通
随着薏苡仁的藤蔓爬满灵根,灵根中部主枝的黄雾逐渐消散,如同日出雾散,露出晴朗的天空。叶片上的暗红色霉斑开始淡化,从边缘向中心逐渐退去,最终只剩下淡淡的痕迹,如同雨后的彩虹,美丽而短暂;风湿结节般的凸起也逐渐平复,表皮重新变得光滑,仿佛从未受过损伤。藤蔓接触到灵根的"脾俞穴"时,竟开出白色的小花,每朵花有五片花瓣,花瓣中央有黄色的花蕊,对应脾属土、数配五的理论。花朵散发出清新的香气,如同一缕春风,吹散了多日的阴霾。
冰蚕叟的虚影在香气中彻底消散,临死前发出不甘的怒吼:"你们虽胜得一时,却胜不了节气轮转!大暑之日,必有你等好看!"青萝望着灵根逐渐恢复生机,擦去额角的汗水,取出薏苡仁的果实,果实已变得饱满光滑,表面的疙瘩完全消失,露出"健脾"二字的天然纹路,仿佛是对这场战斗的最高褒奖。
苍梧望着星空,指着南方的星宿道:"芒种湿热已除,但明日夏至,阳气极盛,阴气始生,需防'阴阳离决'。灵根脾经虽健,肾水尚虚,当寻那生于夏至的夏至草,味微苦性平,入心经,能清心火、养肾阴,以达'水火既济'之境。"青萝点头,见穿山甲正围着一株夏至草打转,其叶片呈心形,叶间结着细小的黑色种子,种子排列成北斗七星状,正是"心肾相交"的象征。
此时,一阵凉风吹过,五毒坡的毒雾完全消散,空气中弥漫着薏苡仁的清香与夏至草的淡苦,仿佛在庆祝这场与湿热毒邪的战斗胜利。远处,蝉鸣声此起彼伏,如同奏响芒种的终章,那声音清脆而悠长,为即将到来的夏至埋下新的伏笔。青萝轻抚灵根,感受着它逐渐恢复的脉动,心中明白,这只是漫长守护之路的一个驿站,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,但只要遵循自然之道,顺应节气变化,灵根必将永葆生机。
赞诗·芒种薏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