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回 《清明·雨润土膏访灵根》(2 / 4)

间,化作一片乌云。

青女虚影察觉计谋被识破,指尖飞出一片冰晶,直取蘅芜咽喉。蘅芜不躲不闪,还魂草突然从玉匣中飞出,草叶化作屏障,将冰晶挡在三尺之外。冰晶坠落处,土地竟寸草不生,显露出底下盘根错节的戊土脉——正是春神所说的灵根所在。

四、戊土胎衣现真容,土龙引法破困局

"好个'声东击西'。"蘅芜望着脚下叶脉状的戊土脉,终于明白青女的真正目的——她先是用冬水制造山洪,逼蘅芜用土龙引疏导水流,实则想借蘅芜之手破坏戊土胎衣,让春神失去滋养灵根的凭依。而那被幻术控制的雨神,不过是枚棋子。

此时山洪已漫至戊土脉边缘,冬水的阴寒正顺着土壤侵蚀灵根。蘅芜深知若继续用土龙引,必伤胎衣;若撤去法术,山下村落将遭灭顶之灾。她忽然想起师父曾说:"土能载万物,亦能化百邪。当以温土化寒水,以生土养灵根。"

从药囊中取出赤、青、白、黑、黄五色粉末——分别是赤石脂、青礞石、白石脂、黑铅粉、黄土,在戊土脉周围布下"五行润土阵"。指尖掐诀,念动《土经》中的祝辞:"戊土镇中央,四季守灵房。温寒化水浊,生芽护胎裳。"

五色粉末遇水即化,蒸腾起的药雾中浮现出五谷杂粮的虚影。蘅芜以还魂草为引,将药雾引入山洪,冬水竟如沸汤遇雪,渐渐化作青烟。而戊土胎衣在药雾的滋养下,表面浮现出一层金色光膜,那些被冬水侵蚀的裂痕竟开始自行愈合。

青女虚影发出不甘的冷哼:"小丫头倒有些手段,可惜..."话音未落,天际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雷鸣,无数道冰锥从云层中坠落,直击戊土脉。蘅芜急忙调动阵中的黄土粉末,在上方凝成土墙,挡住冰锥攻势。却见冰锥落地处,竟长出成片的冰莲——那是青女的本命灵花,每一株都带着极强的肃杀之气。

五、山巅巨兽现威仪,四气五味破玄关

击退冰莲攻势,蘅芜沿着戊土脉向山巅攀登。行至半山腰,忽见前方石阶尽毁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泥泞沼泽,空气中弥漫着腐叶与血腥混杂的气息。还魂草突然剧烈颤抖,草叶指向沼泽中央,那里正缓缓升起一座由泥土与骸骨堆砌而成的高台。

"吼——"低沉的怒吼声从地底传来,沼泽表面泛起涟漪,一只巨爪破土而出。那爪子足有圆桌大小,覆满龟甲般的土纹,指尖滴着黑红色的泥浆。紧接着,巨兽庞大的身躯从沼泽中崛起:头如雄狮,背生土丘状的肉瘤,尾似巨蟒却覆盖着鳞片,琥珀色的巨眼里流转着山川江河的虚影。

"上古土灵守护兽,睚眦。"蘅芜握紧还魂草,想起《山海经》中的记载,"睚眦,龙生九子之一,嗜杀好斗,掌土德之威,守护灵根。"巨兽张口喷出一道泥浆,泥浆在空中化作"土精不可夺"的篆文,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,压得蘅芜几乎喘不过气。

她迅速后退,脚下却陷入沼泽,这才惊觉此处竟是睚眦的"戊土陷阱"——四周的泥土早已被其精血浸染,形成困住闯入者的牢笼。蘅芜深吸一口气,强行镇定心神,从药囊中取出十二味对应十二时辰的草药:子时黄连、丑时白术、寅时麻黄...

"四气调神,五味和五脏。"蘅芜将草药按"温、热、寒、凉"四气分类,抛向睚眦,"您掌土德,当知甘入脾、辛入肺、酸入肝之理。今以四气五味,破您土血之困!"

草药化作流光刺入泥浆,睚眦怒吼着甩动尾巴,沼泽中突然涌出无数血手,抓住蘅芜的脚踝。她强忍着恶心,咬破舌尖,血珠滴在还魂草上,紫芒化作利剑,斩断血手。与此同时,四气草药在巨兽体内激起反应,其身上的土纹开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,对应着体内五脏的位置。

六、灰袍道士踏雾来,节气药灵藏玄机

就在睚眦痛吼着甩动头颅时,山风突然带来一阵艾草香。一位灰袍道士拄着药锄,踏着云雾从山巅而来。他的道袍上绣着二十四节气图案,药锄上挂着的十二枚铃铎分别刻着十二地支,最末端的"清明"铃铎正随着山风轻晃,洒下点点金粉。

"小娘子这般解法,虽破得戊土陷阱,却伤了睚眦的脾土根本。"道士抬手轻挥,金粉落在睚眦身上,其伤口竟迅速愈合,"土灵守护兽以脾土为性,脾主统血,统的不仅是一身之血,更是天地间的生灭之气。"

蘅芜见状,忙施礼道:"晚辈蘅芜,敢问仙长法号?"道士抚须而笑:"山野之人,岂有法号?你且叫我'节气翁'便是。"说罢,他转身指向山巅的琥珀云气,"你看那长夏土精,为何藏在昆仑山巅?因这里是戊土之极,亦是四季转换的枢纽。"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