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回 清明·气清景明湿浊泛 苦温燥湿清窍开(4 / 4)

色苍茫时,岭南的清阳亭上亮起了青黄色的灯笼,那是康复的村民们手持用重楼叶片和清阳竹扎成的"醒神灯",在亭前举行"谢窍"仪式。老医者在新立的石碑上刻下《清明重楼铭》:"气清景明季,重楼醒浊蒙。苦温开窃闭,芳化导清升。配伍苍蒲妙,调和藿陈灵。从今知节令,食养脑神通。"刻完最后一笔,碑石竟渗出苦温的液滴,在"通"字周围聚成七窍形,每窍中都映着村民神清气爽的笑脸。

昆仑山上,七叶一枝花的叶片在月光下泛着青黄交织的光泽,叶心的露珠吸收了清明的清浊之气,化作一枚刻着"脑清"二字的玉钥匙,钥匙边缘刻着二十四节气的清浊线,唯独清明处的线分为苦温两色。句芒神取过玉钥匙,对药童道:"你看这灵草,在清明节气显苦温醒窍之象,恰合'头为诸阳之会,清阳之府'的天地对应。清阳上升,则九窍通明;浊阴下降,则脏腑安和,此乃人体小天地的清明之象,与大天地的节气同频共振。"

药童指着灵草花茎上新生的螺旋纹:"神尊,为何花茎上长出如海螺般的螺旋纹?"句芒神望向北斗七星,见摇光星正分为青黄两半:"花茎属木,螺旋属水(水主流通),木水相生则窍通。重楼以此示世人:清窍如海螺,需通畅而不堵塞,苦温之气如螺旋上升,可引导清阳,排出浊阴。你看那螺旋纹的七道弯,对应着头部的七处清窍,正是清浊升降的明证。"

此时岭南的西江江面上,数十艘渔船首尾相连,船头都插着重楼清阳令旗,令旗在晚风中青黄相荡,发出苦温清透的声响。百花仙子站在云头,见那些曾患湿蒙的孩童已能在船头背诵诗书,他们的读书声惊起一群白鹭,翅膀掠过水面时,划出的水痕竟自动排列成重楼清阳太极图。她知晓,这灵草的苦温之德,已随着清明的气清景明,在人间清窍中种下了通明的生机,而二十四节气的流转,也将伴着重楼的神异,继续演绎清升浊降、窍道通明的生命韵律。当最后一盏醒神灯沉入江底时,东方天际已泛起谷雨的微光,预示着下一个节气的故事即将开始。

结语

清明时节,气清景明,重楼以苦温之性,燥湿醒神,使清阳得升,浊阴得降,诸窍皆通。此回借灵草化解岭南湿蒙之疾,演五运六气、清浊升降之理,可见天地清明之象、草木醒神之德,皆与人身清窍相应。顺时而调,借药之偏,可使湿浊得化,神智得醒,正如清明雨歇,天朗气清,恰合"清净明审"之道。

赞诗

《清明咏重楼》

清明气肃景初明,重楼含章浊窍清。

苦温燥湿通玄府,芳化宣阳启玉扃。

苍术菖蒲开雾障,藿香荷叶导清灵。

最是天人相应处,一茎七叶醒沉冥。

预告

下一回,当讲谷雨节气。此时雨生百谷,湿气最盛,天地间湿热交蒸,易生湿热蕴结之证,常见黄疸、淋浊等肝胆膀胱疾患。且看七叶一枝花如何以苦寒清热、苦温燥湿之性,分利湿热,化解肝胆膀胱之疾,且听《谷雨·雨生百谷湿热蒸分利肝胆浊自清》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