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暖意融融。
有次他去城里送石斛,见药店的标价高得吓人,忍不住问老板:“这草在山里是救命的,怎么卖这么贵?”
老板叹道:“采它太危险,运输成本也高,再说,它的药效确实好,‘润泽苍生康复还’,值这个价。”
秦德明回来后,和李伯商量:“咱办个合作社吧,统一采挖,统一炮制,给山里人留够药,再卖给城里,价钱公道,让更多人能用上真石斛。”
李伯拍着他的肩膀:“好小子,你爷爷说的‘慈善为怀’,你做到了。”
合作社成立那天,秦德明特意去了鹰愁涧和云雾寨。崖壁上的石斛,新茎又抽出了寸许;榕树上的石斛,叶片在阳光下闪着光。他对着它们深深一揖:“老伙计,以后咱们一起,好好活着,好好救人。”
风穿过崖壁,掠过榕叶,带着石斛的清香,像在回应他的约定。而远处的云山,依旧沉默地矗立着,见证着这株“九草首仙”,如何在风霜里扎根,在温情里绽放,等待着被更多人知晓——它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(上卷终,下卷待续)
注:上卷紧扣黄健《沁园春·石斛赞》的词句与现代背景,以采药人秦德明的经历为主线,铺陈石斛的生长环境与初步价值。通过“鹰愁涧历险”“榕林探秘”“花期观察”“合作社成立”等情节,逐一展现“悬崖攀壁”“深幽蔓树”的生长状态,“几多风霜”的生存韧性,“慈善为怀”的人文关怀,以及“悦馨香浪漫”的自然之美。融入祖孙传承、药农智慧、现代研究等元素,为下卷“药用功效”“产业发展”“文化传播”铺垫,凸显“九草首仙”的多重价值,呼应赏析中“融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”的核心,以“最大篇幅”的细节刻画,还原石斛从“崖壁仙草”到“济世良药”的初步蜕变,让其自然属性与人文价值在故事中自然交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