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与救赎的故事,早已刻进了文县的山山水水,刻进了每个与山为邻的人心里。
赞诗
摩天岭上雾沉沉,
猪苓藏得有浅深。
贪心误入迷魂阵,
善念能开指路门。
一取一留存敬意,
半挖半种养山根。
白龙江畔传佳话,
雾散方知是本心。
尾章
1987年,文县开展中药材普查,普查队在摩天岭深处的溶洞里,发现了一处古代祭祀遗址,遗址中央的石台上,摆放着一窝完整的猪苓,外皮已碳化,内里却依旧雪白,旁边还有具野猪的骸骨,与猪苓形成守护之势。
考古专家说,这印证了当地\"黑熊山神\"的传说,是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。而在遗址的岩壁上,发现了一行模糊的刻字,经辨认,正是\"取三留七,山不绝人\"。
普查队的队长,是念山的儿子,他看着那窝猪苓,忽然想起爷爷常说的话:\"爷爷的爷爷说,山的规矩,比啥都大。\"
如今,文县的猪苓种植已成规模,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,但药农们始终遵守着\"取三留七\"的规矩,还成立了\"野猪护苓队\",像当年的栓柱一样,守护着这片山,守护着这份与自然的约定。
雾起时,站在摩天岭上,还能听见白龙江的水声,像在轻轻哼唱:
\"猪苓黑,雾茫茫,
贪心的人儿别想藏。
取三分,留七方,
山神保佑年年昌......\"
歌声里,有栓柱的影子,有野猪的脚印,更有文县人对山的敬畏,对心的坚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