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麻黄”条目下的注解,密密麻麻,是历代医家的手迹。有参观者驻足,指着“发表出汗”四字,问身旁的老中医:“这古人的记载,真能信吗?”
老中医笑了,指着窗外的阳光:“你看这阳光,两千年前照在麻黄上,如今仍照在我们身上。《经》中的记载,就像这阳光,从未改变,只是后世的我们,学会了用不同的容器承接它罢了。”
阳光穿过窗棂,落在“麻黄”二字上,墨迹仿佛活了过来,与山间的麻黄、药房的饮片、临床的方剂,连成一条跨越时空的线,线的起点,正是那枚刻着“神农本草经”的竹简。
(全文终)
《神农本草经·麻黄考》下卷(3 / 3)
“麻黄”条目下的注解,密密麻麻,是历代医家的手迹。有参观者驻足,指着“发表出汗”四字,问身旁的老中医:“这古人的记载,真能信吗?”
老中医笑了,指着窗外的阳光:“你看这阳光,两千年前照在麻黄上,如今仍照在我们身上。《经》中的记载,就像这阳光,从未改变,只是后世的我们,学会了用不同的容器承接它罢了。”
阳光穿过窗棂,落在“麻黄”二字上,墨迹仿佛活了过来,与山间的麻黄、药房的饮片、临床的方剂,连成一条跨越时空的线,线的起点,正是那枚刻着“神农本草经”的竹简。
(全文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