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喜草奇缘:凡尘济世录(上卷)(2 / 3)

喜欢去山坳东侧的向阳坡吃草。那里长满了之前老药农见过的“羊喜草”,三枝九叶,叶片肥厚。每次把羊赶到坡上,公羊就会抢着啃食那些草,啃完后格外精神,围着母羊打转;母羊也爱啃,没过多久,就有几只母羊怀了羔。阿山觉得奇怪,便问偶尔路过的老牧羊人老周:“周伯,您看这群羊,吃了坡上的草,怎么这么能生?”

老周是个满脸皱纹的老汉,在秦岭里放了一辈子羊,听阿山这么说,便跟着去坡上看了看,一眼就认出了那草:“这是‘羊喜草’啊!我年轻的时候就见过,公羊吃了壮筋骨、兴阳气,母羊吃了能保胎,咱们山里的羊,要是能常吃这草,一年能多生两窝羔!”阿山听了,心里一动:羊吃了能生,那……人吃了会不会也有效果?

他不敢跟阿秀说,怕让她失望,只是每天割草的时候,特意多割些羊喜草,回家后偷偷煮了水,自己先尝。水是深褐色的,喝起来先苦后甘,没过多久,阿山就觉得身上暖和了许多,之前因为砍柴落下的腰痛,也轻了不少。他心里有了底,这天晚上,才对阿秀说:“阿秀,我发现一种草,羊吃了能生羔,我尝了几天,身子也舒服了,你也试试?”

阿秀半信半疑,可看着阿山期待的眼神,还是点了点头。阿山赶紧去煮水,还特意加了几片生姜——他听老周说,生姜能暖肚子,加在草水里,或许效果更好。这便是中医“七情配伍”里的“相使”:生姜性温,味辛,能温中止呕、引药入经,能帮着羊喜草把暖意送到五脏六腑,尤其是下焦的肾,不会让药劲散了。

阿秀喝了第一碗羊喜草水,只觉得一股暖意从肚子里散开,顺着四肢往下走,手脚也不那么凉了。她惊喜地对阿山说:“阿山,我好像真的暖和了!”阿山高兴得像个孩子,每天都给阿秀煮草水,还根据老周的指点,调整采草的时间——春分后采嫩叶,因为这时草里的阳气最足;雨天不采,怕草里沾了湿气,伤了脾胃。

喝了半个月,阿秀的手脚就不凉了;喝了一个月,月经也变得规律了;到了第二个月,阿秀早上起来,突然觉得恶心,想吃酸的,阿山赶紧去山里采了些野山楂,阿秀吃了才舒服些。阿山心里隐隐有了期待,又过了几天,他去镇上偷偷买了一根“喜脉绳”——这是镇上老郎中用的,能测是否怀孕。他让阿秀坐着,把绳子缠在她的手腕上,自己屏住呼吸,慢慢摸……突然,他的手一顿,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:“阿秀!有了!咱们有孩子了!”阿秀愣了一下,随后也哭了,抱着阿山,泪水里全是欢喜。

第三卷魏武痹痛逢良药,山野初试显奇功

阿秀怀孕的消息,像长了翅膀一样,传到了山坳附近的一个破庙里。庙里住着个叫魏武的汉子,原是个猎户,半年前上山打猎,不小心摔进了雪窝,冻坏了腿,从此落下了风湿痹痛的毛病。腿一疼起来,就像有无数根针在扎,连站都站不稳,更别说打猎了,只能靠乞讨度日,住在破庙里。

魏武听说阿山夫妇靠一种草治好了不孕,心里又羡慕又期待——他的腿疾,试过无数偏方,都没见好,或许这草能救他?这天早上,魏武拄着拐杖,一步一步挪到阿山的土坯房,看见阿秀正坐在门口晒太阳,肚子已经微微隆起,气色也好了很多。

魏武红着脸,对阿山说:“兄弟,我听说你们靠一种草治好了不孕,能不能……也给我试试?我的腿疼得实在受不了了。”阿山看他可怜,赶紧扶他坐下,给了他一把晒干的羊喜草,还详细告诉他用法:“这草叫羊喜草,性温,味苦甘,你煮水喝,每天一碗,要是疼得厉害,就用煮过的草渣敷在腿上,再加点杜仲皮,效果更好。”

魏武赶紧问:“杜仲皮是什么?”阿山解释:“杜仲皮是杜仲树上的皮,性温,味甘,能补肝肾、强筋骨,和羊喜草一起用,能让草的劲更足,专门治你这种腿上的痹痛。”这正是“五行对应脏腑”的道理:肾主骨,肝主筋,风湿痹痛,多是肝肾不足、寒湿入侵,羊喜草补肾阳,杜仲补肝肾,两者合用,能把寒湿从筋骨里赶出去,让气血通了,腿自然就不疼了。

魏武谢过阿山,赶紧回到破庙,煮起了羊喜草水。他按照阿山说的,加了些杜仲皮,煮了半个时辰,水变得黑乎乎的,喝起来有点苦,可他不敢浪费,一口气喝了一碗。没过多久,他就觉得腿上暖暖的,之前像冰一样的膝盖,也有了点知觉。他又把煮过的草渣敷在腿上,用布条缠紧,躺在床上,不知不觉就睡着了——这是他半年来,第一次睡得这么安稳,没被腿疼醒。

连着喝了十天,魏武的腿就能慢慢走路了,不用再拄着拐杖;喝了一个月,他居然能自己去山里捡柴了。有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