绛珠冥契:阎魔爱与彼岸本草录(3)(3 / 3)

“你闻,这样炒出来的苍术,没有生苍术的辛辣味,多了些米香。”

炒好苍术后,墨臾又将莱菔子、紫苏子炒至微黄,和苍术一起放进陶罐,加了三片生姜,添上忘川溪的水,煎成汤药。同时,他让小石头的母亲用莱菔子煮水,放在小石头的鼻子下方,让他熏鼻。

莱菔子水的清香袅袅升起,小石头的咳嗽渐渐缓和了些。墨臾趁机将汤药喂给小石头,过了约莫一个时辰,小石头的气喘平息了,脸色也慢慢恢复了红润,还能开口说:“娘,我饿了。”

小石头的母亲激动得泪流满面,对着墨臾和沈砚之连连道谢。沈砚之看着小石头好转的样子,又看了看那本《苍梧农桑录》,轻声说:“原来农书里也藏着治病的良方。这些民间的炮制方法,虽然没有文献记载,却比医书里的法子更贴合当地的情况。”

墨臾笑着说:“是啊,这苍梧山的春天湿气重,孩子们的痰湿夹着瘟气,用米泔水炒过的苍术正好对症。若是在北方,气候干燥,或许就不用这么炮制了。这就是‘因地制宜’,也是民间经验的好处。”

阎魔爱站在窗外,看着屋里的一幕,心里忽然暖暖的。她察觉到,小石头身上的痰湿里,也藏着一缕怨灵的余孽——这怨灵竟借着春天的湿气,缠上了体弱的孩子。阎魔爱指尖一动,那缕余孽便被她收进了青铜铃里。她低头看了看溪边的彼岸花新芽,忽然觉得,这人间的草木,不仅能治病,还能驱散邪祟,就像她这地狱少女,不仅能惩戒恶徒,还能守护人间的温暖。

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竹屋前的《苍梧农桑录》上,那泛黄的纸页,仿佛成了连接“口传经验”与“文献记载”的桥梁——而这座桥梁,正被墨臾和沈砚之一点点加固,让更多的生命得以被拯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