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路珀心:泰斯比哈安魂记 (下卷)(2 / 4)

过妇人把琥珀碎末缝在婴儿的襁褓里,说能‘压惊’,原来还能煮水喝!”

伊本听了,连忙追问老妇人襁褓缝琥珀的细节:“是把琥珀碎末直接缝进去,还是要和其他东西配着?”老妇人想了想,说:“要和晒干的薰衣草花一起缝,薰衣草的香气能让孩子睡得安稳,琥珀能压惊,我们撒马尔罕的妇人,都是这么传下来的。”伊本立刻将这个法子也记在羊皮卷上,还画了一个简单的襁褓图样,标注:“撒马尔罕民间,琥珀配薰衣草缝襁褓,治婴儿夜啼,药性温和,无副作用。”

小卡里姆渐渐长大,学会走路后,最喜欢玩的就是母亲给他做的“琥珀香囊”——里面装着蜜蜡碎屑和薰衣草,挂在脖子上,走到哪里都带着淡淡的香气。穆罕默德看着儿子欢快的模样,对伊本说:“伊本老爷,您这羊皮卷上的法子,将来一定要传给更多人,让天下的孩子都能睡个安稳觉。”伊本点点头,抚摸着羊皮卷上的字迹,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像小卡里姆一样的孩子,在琥珀的暖香中安然入眠。

第七回波斯妇产后失调珀归汤补气血亏

17世纪初,伊本·哈勒敦的好友哈桑,其妻子法图麦在波斯设拉子城,生下了女儿阿伊莎。可产后的法图麦,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——她面色苍白如纸,连坐起身都要旁人搀扶,稍微动一下就出虚汗,夜里还总失眠,甚至有时会莫名流泪。波斯的产科医者说,这是“产后血虚”,开了些补血的草药,可法图麦喝了后,却觉得肚子胀得难受,反而更没力气了。

哈桑急得团团转,连忙去请教伊本。伊本赶到哈桑家时,法图麦正靠在床头,怀里抱着阿伊莎,眼神空洞,头发散乱——这在中医里是“产后气血双亏,肝郁气滞”之证。产后失血过多导致血虚,血虚则气弱,故面色苍白、虚汗不止;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,加之产后情绪波动,肝郁气滞,故失眠、易怒、流泪。伊本知道,产后调理需“补血不滋腻,补气不壅滞,疏肝不耗气”,单纯的补血草药,只会加重脾胃负担,导致腹胀。

他从行囊里取出蜜蜡粉末,又准备了当归(当归“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”,是产后补血的要药)、桂圆肉(桂圆“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”,能辅助当归补血,且口感甘甜,易入口)和少量陈皮(陈皮“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”,能化解当归、桂圆的滋腻,避免腹胀)。“法图麦夫人,我给你做‘琥珀当归汤’,”伊本将当归、桂圆肉放入陶锅,加入山泉水,用小火煮半个时辰,待药液浓缩后,加入蜜蜡粉末和陈皮,再煮一刻钟,“每日喝一碗,喝的时候要慢慢品,别着急。”

他还特意请教了苏菲派长老萨利赫,长老建议法图麦每日午后,坐在庭院的枣椰树下,手握蜜蜡泰斯比哈,默念“真主至仁至慈”五十遍——祈祷能让她的情绪平静,心神安稳,与汤药的“补血疏肝”相辅相成。伊本还教哈桑,给法图麦做“琥珀红枣粥”:将蜜蜡粉末、红枣、小米一同熬煮,红枣“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”,小米“健脾和胃”,既能补气血,又能健脾胃,避免汤药的滋腻。

法图麦连喝了五日琥珀当归汤,面色便有了淡淡的红润,出虚汗的症状也减轻了;十日过后,她能自己坐起身喂阿伊莎吃奶,夜里也能睡上四个时辰;半个月后,她不再莫名流泪,甚至能和哈桑一起,在庭院里散步。法图麦摸着自己渐渐恢复力气的身体,对伊本说:“伊本老爷,这琥珀和草药,比我喝的其他药都舒服,肚子也不胀了。”

伊本听了,连忙在羊皮卷上详细记录:“设拉子法图麦氏,产后气血双亏、肝郁气滞,以蜜蜡配当归、桂圆、陈皮煮汤,佐以琥珀红枣粥,外加以泰斯比哈祈祷安神,七日见效,半月康复——此法兼顾补血、理气、安神,避免产后滋腻之弊,为商旅妇人产后调理良法。”他还特意用红墨水标注了“陈皮理气防胀”的关键,提醒后人辨证用药,不可照搬。

第八回老驼夫湿痹难行珀桂酒通筋骨脉

17世纪初,伊本·哈勒敦的商队里,老驼夫赛义德已经跟随他三十年了。老驼夫常年骑着骆驼,往返于丝路戈壁,潮湿的风沙、寒冷的夜晚,让他的双腿患上了“湿痹”——每到阴雨天,双腿就又酸又痛,关节肿得像馒头,严重时连站都站不起来,只能靠拐杖行走。波斯的医者给开了外敷的药膏,可敷了后皮肤又红又痒,反而加重了痛苦。

伊本见老驼夫走路艰难,心中不忍。他仔细查看赛义德的双腿——关节处红肿,按下去有痛感,皮肤发凉,这在中医里是“风寒湿邪痹阻经络”之证。长期寒湿侵袭,导致经络不通,气血运行不畅,“不通则痛”,才会引发湿痹。伊本想起自己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