珀光越千山:青铜纪的跨洲秘语(下卷)(1 / 3)

珀光越千山:青铜纪的跨洲秘语

下卷

第一卷·圣基藏珀,祷语承天

A??ur神庙的地基坑前,黄土被晨光染成了金褐色,数十名工匠赤裸着上身,正用木夯一下下捶打地基土,每一次捶打都伴随着低沉的号子,像从大地深处传来的回响。纳布祭司站在坑边,白色长袍下摆被风轻轻吹动,他手中捧着林德选出的两颗琥珀,指尖反复摩挲着琥珀表面——那颗裹着细小树叶的,叶片纹路仍清晰如昨,仿佛还带着北欧森林的潮气;那颗含着气泡的,气泡在阳光下微微晃动,像封存了北海的一缕海风。

林德站在工匠们身后,看着纳布走向地基中央的凹槽,那是专门为“镇基之物”留出的位置,里面已铺了一层磨碎的青金石粉末,在黄土中泛着幽幽的蓝光。纳布先将裹着树叶的琥珀放进凹槽,口中开始念诵祷词,他的声音不高,却穿透了工匠的号子,飘向神庙的穹顶:“极北之灵,凝于珀中;入我圣基,佑我城邦。愿底格里斯河永润田野,愿青铜之火永不熄灭,愿此珀如日月,照我A??ur万代安宁。”

祷词毕,纳布又将含气泡的琥珀轻放在旁,两颗琥珀在青金石粉末的映衬下,暖黄的光与幽蓝的光交织在一起,像把天地间的两种亮色都锁进了黄土里。他转身对林德颔首,示意他上前触碰——林德走到坑边,指尖轻轻掠过琥珀,那温润的触感与他在北海沙滩上初次拾珀时一模一样,只是此刻,这触感里多了些沉甸甸的分量:这不再是一块单纯的“光石”,而是跨越了两千五百公里的信任,是北欧部落与亚述城邦的约定。

工匠们停止了号子,纷纷围拢过来,看着纳布用一块平整的青石板盖住凹槽,石板上刻着亚述文字,记录着“公元前1780年,北方商队献极北珀,藏于圣基”。随后,工匠们重新举起木夯,这一次的号子更响,每一下都像是在为琥珀盖上天与地的印章。林德站在坑边,直到最后一抔黄土将青石板掩埋,他才摸了摸贴身的小琥珀——那是他特意留下的,与坑中的两颗来自同一片北海沙滩,他想把这份“连接”带回部落,告诉奥尔夫,他们的琥珀不仅换来了青铜,还成了圣城的守护者。

那天傍晚,纳布带着林德登上A??ur城的城墙。夕阳正缓缓沉入底格里斯河,把河水染成一片熔金,远处的农田里,农民们扛着农具归家,炊烟在城邦上空袅袅升起。“你的琥珀会在这里沉睡很久,”纳布望着夕阳说,“或许几百年,或许几千年,但它不会消失,它会像大地的记忆,记住你从北海来的路,记住这场跨越千山的相遇。”林德望着河面的金光,忽然觉得,这夕阳的颜色,与琥珀的光一模一样——原来天地间的暖光,从来都是相连的。

第二卷·归程载暖,珀忆绵长

离开A??ur城的那天,底格里斯河的晨雾还未散尽。纳布为林德商队准备了满满两匹马的物资:十把磨得锃亮的青铜斧头,二十支青铜箭头,还有一袋袋晒干的小麦和亚麻布——这些足够北海部落度过三个冬天。托尔牵着马,看着鞍上的青铜器具,笑得合不拢嘴:“奥尔夫看到这些,肯定会说我在吹牛!”莉娜则把纳布送的草药种子小心收进药篮,说:“这些种子能在北海的土壤里种活,以后部落人生病,就有更多草药了。”

林德走在最前面,贴身的小琥珀随着马蹄的节奏轻轻跳动,像一颗小小的心脏。返程的路似乎比来时轻快,或许是因为肩上的担子从“未知”变成了“收获”,或许是因为脑海里满是部落的模样——他仿佛已经看到奥尔夫站在木屋前挥手,看到孩子们围着青铜斧头欢呼,看到老人们用亚麻布缝补新的兽皮衣裳。路过桑部落时,埃布尔特意出来迎接,看到他们的青铜物资,不禁感叹:“北海的珀,果然能换来最珍贵的东西。”

草原上的风依旧冷,但这次,他们有了纳布送的羊毛披风。夜晚搭帐篷时,托尔会用青铜斧头劈柴,斧头落下,木头应声而断,比石斧快了不知多少倍。莉娜煮着小麦粥,粥香混着草药茶的味道,飘在帐篷里。林德坐在篝火边,拿出贴身的小琥珀,放在火边的石头上,琥珀被烤得温热,里面的小气泡仿佛又活了过来。卡伦凑过来,指着琥珀说:“等回去,我要把我们路上的事画在兽皮上,从北海的沙滩,到A??ur的神庙,都画下来,让部落的人都知道,我们走了多远的路。”

穿过森林时,树叶已经落尽,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,但林德却觉得这片森林比来时更亲切。他想起出发时,林子里的松鼠在树枝间跳跃,如今虽然没有了松鼠的身影,却有松果落在地上,发出“嗒嗒”的声,像在欢迎他们回家。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