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灯仙踪(上卷)(3 / 3)

常金灯花高数倍,花茎如碧玉,花瓣如赤金,花蕊中似有流光转动,夜间竟能照亮周遭丈许之地。青玄上前,躬身行礼道:“想必这便是金灯仙株了。”他小心翼翼地采摘了几片花瓣,又取泉水浇灌,道:“仙株有灵,不可过度采摘,需留其根本,方能永续生长。”

当晚,二人在泉边歇息,青玄取出残卷,对照仙株,细细研读,道:“残卷中说金灯仙株‘主惊痫,热毒痈肿’,今日见其灵气充沛,想必对于疑难杂症,必有奇效。我们此次寻得仙株,不仅印证了残卷的记载,更获得了珍贵的药用素材,这便是结合田野调查,挖掘民间实践的意义。”念祖望着仙株的光华,心中对医道的敬畏更甚,暗下决心,定要学好医术,传承金灯花的妙用。

第四回权贵强索酿危机仁心妙手护仙踪

青玄与李念祖在忘忧谷中停留数日,采集了金灯仙株的花瓣、叶片,又记录了其生长环境、习性,便起身返回石泉村。谁知刚入村口,便见村中气氛异常,数十名身着锦衣的家丁,手持棍棒,将李老丈家团团围住。

二人急忙上前,只见一名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,正坐在院中太师椅上,喝令家丁搜查。李老丈被家丁按在一旁,面色铁青。青玄上前喝问:“尔等何人?为何在村中撒野?”中年男子斜睨青玄,道:“我乃县城张大户家的管家,听闻你村有奇花,可治百病,我家老爷近日得了顽疾,需此花入药,特来取走。”

李老丈怒声道:“此花是救人性命的良药,怎可随意给你家老爷独享!”管家冷笑一声:“老爷有的是银子,只要能治好老爷的病,多少钱都给。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,休怪我们不客气!”原来,张大户是县城有名的恶霸,横行乡里,近日得了一种怪病,遍体生疮,流脓不止,寻访名医无果,偶然听闻石泉村有金灯花可解热毒,便派管家前来强索。

青玄闻言,心中了然,张大户的病症,想必是热毒壅盛,气血凝滞所致,金灯花虽可治,但此等恶霸,若将仙株给他,不仅浪费灵药,更可能助长其气焰。他上前一步,道:“我乃行医之人,可随你前往县城,为你家老爷诊治,无需取走金灯仙株。”管家眼珠一转,道:“若你能治好老爷的病,便饶了这村子;若治不好,不仅要将金灯花悉数取走,还要将你等治罪!”

青玄随管家前往县城张大户府中。入府后,见张大户躺在床上,身上疮疡遍布,腥臭难闻,气息微弱。青玄诊其脉象,洪数有力,观其舌苔,黄厚而腻,道:“老爷此症,乃是平日嗜食肥甘厚味,酗酒无度,导致湿热内生,热毒壅滞肌肤,发为疮疡。需以清热解毒、凉血消肿为治。”

遂开下方:金灯仙株花瓣二钱,金银花三钱,连翘三钱,蒲公英三钱,紫花地丁三钱,赤芍二钱,丹皮二钱,生甘草一钱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,同时取金灯花汁与苦参、黄柏煎水,清洗疮面。

张大户服药三日,疮疡流脓减少,疼痛减轻;七日之后,疮面开始结痂;半月之后,疮疡基本痊愈。张大户大喜,欲以百两白银答谢青玄,青玄却拒绝道:“我行医只为救人,非为钱财。只是我有一事相求,金灯花乃天地灵物,需顺应自然生长,不可随意采摘,还望老爷日后莫要再强索此花,让它能继续造福百姓。”

张大户虽贪婪,但念及青玄救了自己性命,便点头应允。青玄返回石泉村,村民们纷纷围上来,庆贺危机解除。李老丈握着青玄的手,道:“若非先生智勇双全,不仅仙株难保,村子也会遭殃。”青玄道:“医者不仅要懂医术,更要有仁心。金灯花的价值,不在于它能给权贵治病,而在于它能解万民之苦。此次之事,也让我明白,民间实践中的草药,若不加以保护和传承,很可能被强权所夺,因此,将其药用价值整理成书,流传后世,尤为重要。”

当晚,青玄、李老丈、李念祖三人齐聚灯下,青玄将金灯仙株的药效、配伍、医案,结合残卷内容,一一记录下来,李老丈则补充了民间口传的用法,念祖在旁研磨铺纸,三人同心,只为将这承载着华夏医道智慧的金灯花,以文字的形式留存,让“实践先于文献”的智慧,得以延续。而上卷的故事,便在此灯火摇曳之中,暂告一段落,下卷将更深入探寻金灯花与医道、人性的纠葛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