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回 小满苦菜 甘苦调盈护满盈(1 / 3)

《甜菊仙踪:二十四节气神纪》

一、阳满盈溢,苦菜焦卷

小满前十五日的寅时三刻,太行东麓的苦菜峪被三重热浪包裹:上层是赤日熔金,中层是赭黄霾雾,贴近地面处蒸腾着紫黑色的火炁。

甜叶菊仙子踏云行至谷口,见东方七宿的营、壁二宿被赤云绞成火蟒,星芒穿透云隙时迸射出血红色流火——此乃《齐民要术》所载&0t;小满者,物至于此小得盈满&0t;的时节,却因今岁乙木乘火,阳气如沸鼎翻涌,谷中苦菜茎秆渗出的汁液刚离土便化作白烟,空气中弥漫着焦糖与胆汁交织的刺鼻气息。

河谷的麦田里,麦穗以肉眼可见的度碳化:芒刺卷曲如钩,麦粒鼓胀开裂,溢出的淀粉遇热自燃,在麦芒间爆出蓝紫色火星。

仙子蹲身拨开一株甜叶菊,见其根系周围的土壤龟裂成蛛网,每条裂缝都渗出琥珀色的糖晶,须根蜷缩如烧焦的丝,根毛上凝结的不是露珠,而是透明的糖壳。

更触目惊心的是溪边的苦菜丛——叶片僵直如铁片,叶缘焦枯成锯齿状,叶脉间渗出的乳白汁液在叶表结成玻璃状的晶体,阳光折射下竟呈现出赤金色裂纹。

&0t;北斗天枢星黄芒尽褪,被南方荧惑星赤气侵凌,&0t;仙子仰观天象时,见天枢星的光芒被火炁扭曲成蛇形,投映在地面的星轨竟如燃烧的锁链,&0t;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云:&039;脉盛、皮热、腹胀,前后不通、闷瞀,此谓五实。

&039;今岁阳满溢而阴不敛,苦菜应秀反焦,恐成&039;壮火食气,膏粱灼胃&039;之危候。

&0t;她指尖轻触焦麦,指腹瞬间烙出火纹,那麦粒竟化作流火顺着手腕攀爬,直至肘窝的&0t;曲池穴&0t;才被甜叶肌理逼出,凝结成赤金色的糖砂。

谷外的窑洞前,老药农正对着晾晒的苦菜苦笑——竹匾里的苦菜干已碳化过半,叶片碎成齑粉,筛网漏下的粉末遇风即燃,在地上画出蜿蜒的火痕。

他试图用甜叶菊叶覆盖苦菜,却见两种叶片接触处爆出火星,甜叶的甘液与苦菜的汁液在高温中化作紫烟,熏得竹匾漆黑如墨。

仙子踏火而行,见药农虎口处生着铜钱大的火疮,疮面覆盖着糖晶硬壳,此乃&0t;阳满灼津,苦甘反克&0t;的重症。

二、盈满盏悬,甘苦化炁

仙子从袖中取出&0t;盈满盏&0t;,这枚法器以昆仑山千年甜叶菊芯为胎,融合小满寅时三刻的苦菜汁与月窟阴精,经三千六百日温养而成。

盏身如半透明的琥珀,内中悬浮着二十四片甜叶与苦菜交织的晶瓣,盏沿刻着&0t;满而不溢&0t;的蝌蚪文,盏底嵌着枚菱形苦甘晶——此晶一半呈甜叶的蜜色,一半显苦菜的碧青,在日光下流转着虹彩。

她以玉指叩击盏沿,出的并非金石声,而是类似苦菜根系破土的&0t;咔嚓&0t;声,音波所过之处,赤热的空气竟凝结成甘苦交织的露珠,火炁化作青白色的雾霭。

行至碳化的麦田,盈满盏的光晕如蛛网铺展,触及焦麦的刹那,麦芒上的火星纷纷坠入光晕,化作细小的甜叶与苦菜虚影。

仙子将盏悬于麦穗中央,盏身顿时涌出双色光带:金色光带缠绕麦秆,碧青光带包裹麦粒,焦枯的麦穗竟以肉眼可见的度返青,开裂的麦粒重新闭合,渗出的不再是淀粉,而是甘苦并存的琼浆。

那些碳化的苦菜接触到光带,叶片上的玻璃晶体层层剥落,露出下面鲜嫩的叶肉,叶脉间流淌的汁液化作甘苦露珠,在叶尖凝成五色虹光。

&0t;甘者缓其急,苦者泻其毒,&0t;仙子以指尖划过敏感的盏身,见&0t;满而不溢&0t;的符文泛起玉色光芒,&0t;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言:&039;苦从甘生,甘由苦济。

&039;今以甜叶之甘固护脾津,苦菜之苦泻心胃火毒,正如《千金要方》所云:&039;热淫于内,治以咸寒,佐以甘苦。

&039;&0t;说罢,她走向焦碎的竹匾,将盈满盏置于匾心,盏中立刻涌出甘苦二气:甘气如蜜浪抚平碳化的苦菜,苦气如青岚分解燃烧的甜叶,焦碎的叶片竟重新聚合,叶背生甜叶纹,叶面显苦菜脉,形成罕见的&0t;甜苦共生叶&0t;。

三、五行相济,苦甘锁阳

仙子登上谷中孤峰的观星台,见岁星已行至壁宿七度,星体外裹着三层火环,而北斗&0t;天枢&0t;星的黄光被南方朱鸟七宿的火气逼成一线。

她取出二十四节甜苦筹——每节筹身半甜半苦,刻着五行生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