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章 考后(2 / 3)

arrier…… cooperation……”

    这些词汇不再是孤立的符号,它们在语流中跳跃,自动组合成意群。

    宋婉瑶教他的那些听力技巧——“抓住关键词”、“预测内容”、“忽略冗余信息”——像是早已融入本能,自然而然地运用起来。

    虽然仍有几处模糊地带,需要高度集中去分辨,但池宏知道,这次听力,他做对了至少七七八八!

    这对他而言,已是巨大的突破!

    至于阅读部分,更是他的拿手好戏。

    升级后的【记忆力】和【智商】带来的逻辑分析能力,让他在处理长难句和复杂文章结构时游刃有余。

    单词障碍几乎不存在,文章主旨、细节题、推理题,一道道在他笔下被精准攻破。

    一股久违的、源自实力的自信感充盈胸膛。

    英语,虽说不是他的长处,但也不再是他的短板。

    下午,理综考场。

    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三科合一。

    池宏翻开试卷,目光如炬。

    【并行思维能力】悄然启动!

    物理的受力分析、电路计算;化学的反应速率、平衡移动、有机推断;生物的光合呼吸、遗传计算、神经调节……

    不同学科的知识点、解题思路,如同在脑海中开辟了多条互不干扰的高速通道,同时进行着高效的处理。

    他不再是按部就班地一题一题往下做,而是根据题目的熟悉度和难度,在几个学科间灵活切换,优先解决有把握、耗时不长的题目,将难点标记后置。

    思维在物理的电场与化学的溶液导电性间跳跃,在生物的酶催化效率与化学的反应活化能间建立联系。

    升级后的【番茄钟】提供了稳定的50分钟高强度专注,让他在攻克物理压轴的多过程力学综合题时效率惊人。

    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

    当池宏写完最后一个化学方程式的配平,合上笔帽时,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小时零五分钟。

    他没有急着交卷。

    工程师的严谨让他重新投入到检查中。

    选择题答案是否填涂准确?计算题步骤是否完整?单位是否遗漏?实验题描述是否清晰?

    他像一台精密的扫描仪,在【智商】7.0的加持下,将试卷上的每一个字符重新审视了一遍。

    确认无误。

    他深吸一口气,第一个收拾好文具,从容不迫地举起手,将那份承载着无数汗水与希望的试卷交给了老师。

    接着在周围考生诧异的目光中,走出了考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考场外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。

    他刚走出警戒线,立刻被扛着摄像机、拿着话筒的记者围住了。

    显然,“提前一小时交卷”的考生,在数学惨案后的第二天,成了吸引眼球的新闻点。

    “这位同学你好!我们是江城电视台的!看你是第一个出来的,感觉怎么样?理综题目难不难?”一个主持人模样的人热情地把话筒递了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