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o5o章 好人做不得(1 / 2)

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说:

“”

你们看看,看看外面那数以万计的流民,看看那些瘦得包皮瘦骨的孩子,你们能忍心他们饿死吗?“”

“”

战争让这些孩子死了娘,死了父亲,成为了孤儿,你们在座都是穷苦人出身,许多人都有孩子,想想自己的孩子,再想想他们吧“”

“”

我现在开仓放粮,也不是坏事,百姓们知道我们太平军的好,都会加入我们太平军“”

“”

开仓放粮,利大于弊,断然可行“”

李秀成是穷苦人家出身,知道没饭吃是很痛苦的事情,大家世世代代都穷,若不是活不下去,谁会造反呢

所以平民百姓最懂平民百姓,都知道平民百姓没权没势,过得不容易。

最终不管手下人如何反对,忠王李秀成还是力排众议拿出军中一个月多的粮食,再加上巢县里的几千担粮食,准备每天煮大量的稀粥供百姓们吃。

开仓放粮的那天大清早。

太平军军营门口锣鼓喧天,好不热闹。

门口摆着几十口锅,厨子们生火的生火,烧水的烧水,添柴的添柴,忙碌的搅拌着锅里的稀饭。

锣鼓声吸引了大量枯瘦如柴的难民前来围观,这些难民围在太平军军营周围,相隔两三百米。

不过大家只敢远远的看着,根本不敢靠近。

他们看着这些稀饭,嘴里不由自主地吧唧吧唧起来。

难民中的小孩子他们不懂事,想要凑过去围观

大人们赶忙将这些小孩的拦住,吓唬:

“”

别去那些当兵的会杀人的,小心被他们抓住,丢到锅里煮了吃“”

可没过一会儿,十几名骑着马的太平军士兵后背插的旗帜,旗帜写着“”

忠王施粥“”

四个大字。

这些士兵快马奔腾,跑到难民群中,朝他们挥舞着旗帜,并高声大喊:

“”

快去军营门口领稀饭,忠王施粥了,数量有限,送完即止“”

周围的百姓一听,纷纷高声雀跃,奔走相告

“”

忠王施粥啦“”

“”

忠王施粥啦“”

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开仓施粥的消息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传遍四方。

许多百姓特别是老者,纷纷夸赞忠王李秀成:

“”

忠王乃真英雄“”

“”

好样的,体恤百姓疾苦“”

十多万百姓快快乐乐的围在军营门口,等着施粥。

为了不耽误行军,李秀成命令部队太平军是一边行军,一边施粥。

李秀成因此在百姓心中落了一个“”

仁义,心系天下“”

的好名声。

施粥效果出奇的好,三天时间竟有一万多流民加入了太平军队伍,替李秀成打仗。

这些人是排着队登记,这一下子壮大了太平军队伍。

李秀成笑得合不拢嘴,还对手下众将们洋洋自得的说道:

“”

看用区区点粮食就可以换来一万多人加入我们太平军,百利而无一害吧“”

“”

你们呀,要好生多学学“”

李秀成的这一招的确是一箭双雕,即博了个好名声,又壮大了自己的队伍,可话又说回来,这些人没有战斗力,又没有战斗经验,无非是凑数而已。

真正遇到恶劣的战场,一遇到难事儿,他们反而会成为带崩部队溃败的人。

施粥一时爽,后果却十分恶劣。

可谁都没想到,部队越往西走,日子越困难,粮草越来越难筹集。

而且每天最少有十多万百姓跟着太平军行军,活生生的成为了一个大负担。

太平军在前线打仗,这些流民百姓就跑得远远的,太平军休息,他们就围在军营附近,等着太平军吃粥。

这给太平军带来了巨大的负担。

当然,好处也有,还有几个好处。

第一个好处,就是不断有人加入太平军的队伍,可以弥补在战斗中损伤的有生力量。

第二个好处,百姓围在太平军军营附近,附近的青妖想趁机偷袭,都无从下手。

围在军营附近的百姓,都成了太平军的哨岗,一有个风吹草动,他们就集体高呼,或者是向太平军提供情报。

太平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