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o1章 李鸿章打浙江(1 / 2)

因为这件事左宗棠对李鸿章越不满,但是现在杭州城的太平军已经不愿意投降,还斩杀了左宗棠几名师爷。

劝降这条路,已经完全堵死。

左宗棠如今之计只有硬着头皮继续打杭州。

而杭州城内的听王陈炳文,康王汪海洋可能是因为苏州被屠杀受到了影响,所以他们异常团结,拼死守城。

楚军连续对杭州动了四次进攻,都被汪海洋,陈炳文打退。

左宗棠没办法,又让常捷军出战,长吉军用大炮轰击杭州城,很快将杭州城轰出一个缺口。

眼看破城在即!

可没想到,城内的太平军竟然从缺口处杀出,像疯了一样杀向常捷军,冲出城的太平军把常捷军杀得措手不及,节节败退。

城内的太平军在康王汪海洋,听王陈炳文的指挥下,完全不按常理出牌。

以前清军炸塌城墙之后,城内的太平军都慌着堵截,然后丢砖石堵缺口,直到把缺口堵住。

这样也有个恶果,两帮人为了抢缺口,经常在缺口处厮杀,损失很大。

可现在不一样了,康王汪海洋,听王陈炳文他们现与其被动防守,不如主动进攻。

所以楚军炸他缺口之后,整队整队的太平军从缺口处涌出,杀得清军措手不及。

太平军杀得常捷军狼狈逃窜之后,他们迅通过缺口处回城,而城内赶来增援的太平军也早已准备好砖石,将缺口给堵住。

这一战常捷军战死六百多人,法国进口来的巨炮都被毁了几门,许多洋鬼子被太平军战士那股狠劲儿打怕了,他们在军营里哭爹喊娘:

“”

我要见妈妈,我要回去“”

“”

我要回法国“”

“”

我要离开这里“”

攻城战一直持续到1864年1月底,楚军围着杭州城,拿不下来,也只能干瞪眼。

左宗棠十分着急,他看着自己不爽的人李鸿章慢慢占据整个苏南,他急不可耐,每天嘴里念叨着:

“”

如何能破城?“”

“”

城内长毛不是说粮草已经耗尽了吗?,怎么还可以坚持?“”

“”

莫非他们有粮草暗道?“”

左宗棠一面命人去各地筹集粮草,挨家挨户催粮,一面派人暗中查询太平军的粮草暗道。

可等来等去没等来好消息,反而等来了更坏的消息,这个消息也让左宗棠正式拉开他与李鸿章撕逼的开始。

1864年初。

苏南大地上大雪融化,可依旧冷飕飕的,那寒风刺骨像刀子刮过一样,苏州城上站岗的淮军士兵哆哆嗦嗦的,冷得咬牙切齿。

“”

这天儿真冷呀“”

等会儿换班喝点酒去,前几日,我在一个酒庄抢了几坛上好的女儿红,等会儿咱们去干了它“”

两名士兵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。

苏州城战火刚刚熄灭,万物复苏,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由远处传来。

这是马蹄声,急促的马蹄声。

城门楼上的淮军士兵远远眺望,只见一名背上背着传令旗帜的传令兵策马疾驰而来,边跑边朝城门楼上的士兵高喊:

“”

京师急报,八百里加急,开门“”

苏州大门随即被打开,传令兵策马贯穿而入。

这名传令兵从北京过来的,他很快见到了江苏巡抚李鸿章,将圣旨交给了李鸿章。

李鸿章打开一看倒吸一口凉气,原来这圣旨前半段是赞扬李鸿章拿下苏州,而后半段却是调令。

也就是说朝廷的调令。

原来朝廷对曾国藩,曾国荃,两兄弟迟迟拿不下南京深感不满,正好这时李鸿章刚刚打下苏州。

所以朝廷想让李鸿章带领他的淮军帮助左宗棠攻打南京城。

说穿了朝廷是着急,他着急剿灭太平天国。

跟李鸿章拿着这个圣旨,感觉是一个烫手的山芋:

“”

这不是让我得罪我老师吗?这事儿做不得“”

(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)

可他的幕僚却分为几种不同的意见,有的人主张:

“”

是朝廷让大帅您去打南京,又不是大帅您自己主动去打南京,咱们怕啥?“”

“”

咱们手中有大炮,用大炮轰击南京,破城是分分秒秒的事情,这么大个功劳,可遇不可求呀!

也有的人不同意,他们反驳说:

“”

那怎么行?“”

“”

咱们大军开进南京这明显与曾大帅抢功劳,这样干不仅会得罪曾大帅,还会被人骂,咱们忘恩负义“”

“”

再说,咱们去打南京,曾国荃那个莽汉会立即调兵打咱们“”

“”

巡抚大人这事儿干不得“”

说个实话,李鸿章不怕得罪左宗棠,但是他在曾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