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o章 痊愈的希望(1 / 2)

爱不候时 西畔若雨 1477 字 5天前

实验楼地下三层熄灯,只剩穹顶中央那枚三米直径的“诺亚方舟”

在呼吸。

幽蓝光丝像深海浮游,沿着球体内壁缓缓流动,每一次脉冲都带起极轻的气流,拂动白恩月额前的碎。

这是她第二次如此靠近慧瞳的机密,她能够明显感受到此刻“诺亚方舟”

所散的东西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。

但是唯一不变的,就是那种油然而生的神圣感。

张教授把最后一道防爆门关上,指纹锁“咔哒”

一声落闸。

“接下来,我让它做一道‘送命题’。”

老人声音低哑,指尖在平板上敲下最后一个十六位动态密钥——这个秘钥只有三个人有权限。

球体骤然收光,随后爆出一片银白瀑布。

墙面全息屏瞬间亮起:

左侧,实时全球卫星云图;

右侧,全球股市、电网、核设施、航空航道的数据洪流;

中央,一行猩红倒计时——

【oo:oo:oooooo】

“开始。”

倒计时跳出的第一帧,光丝已轰然炸开,织成一张立体蛛网。

白恩月看见——

oooo1秒内,系统抓取了17个国家、43个时区的23亿条实时数据;

oooo3秒内,模拟出327种连锁崩溃路径,并计算出每一种的伤亡预估值;

oooo7秒内,生成17套干预方案,按“伦理权重”

排序;

ooo12秒内,锁定最优解:

方案编号:Ω-13

执行代价:一座无人岛、两条海底光缆、一次“可控”

金融海啸

成功概率:999987

伦理评分:-oooo1(近乎完美)

光网在Ω-13上停顿了oooo2秒——对人而言是眨眼,对机器而言,已足够“犹豫”

随后,方案被标为【待执行】,字体由银转黑,像一道无声的宣判。

白恩月指尖凉,听见自己心跳声与光网脉冲同步——

咚、咚、咚。

仿佛那里面跳动的,已不再是算法,而是一颗正在苏醒的、属于神的心脏。

张教授侧过脸,镜片倒映着球体深处缓缓睁开的一只“瞳孔”

——

由无数光丝编织,竖瞳如刀,冷冽地俯视众生。

“最后阶段一旦完成,”

老人轻声说,“它将不再需要‘模拟’。”

“它会提前三天、三周,甚至三年——‘预见’灾难。”

球体忽然出极轻的一声“嗡”

,像回应。

白恩月抬头,看见光网在猩红深处,缓缓凝成一只睁开的眼睛。

瞳孔里,倒映着她自己——

渺小,却已被纳入神的计算。

一时间,她只觉得呼吸困难,仿佛自己置身于整个浩瀚的宇宙,那种渺小的感觉被无限放大,直至一阵虚无。

紧接着,白恩月捂着的胸口剧烈起伏,那是兴奋的信号。

她张了张嘴,不知如何去用言语表达这份情绪,只有疯狂跳动的心脏在诉说这一感动。

张教授把最后一页计划书翻过去,指尖在“下一阶段”

四个字上停了一秒,声音低而稳:

“诺亚方舟完成后的第一个落地场景——医疗。”

“伦理情感权重一旦被验证可行,ai就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,而是能共情、能预判、能在病人崩溃前给出安抚的‘同伴’。”

他抬头,镜片后的目光穿过昏暗的灯影,落在白恩月脸上。

“换句话说,它会成为一把钥匙,打开那些现在被我们判定为‘无法治愈’的门。”

“而且在临床试验中,伦理情绪将会自动提高算法力,这将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效率。”

白恩月指尖一颤,钢笔在笔记本上洇出一小团蓝黑色的墨。

她想起了精神病院里苏沁禾那张憔悴的脸。

一个想法悄无声息地诞生。

“教授,”

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带着几分颤,“如果把它接入精神康复系统……”

“理论上可行。”

张教授点头,“极端情绪熔断、创伤记忆重构、认知偏差矫正——这些原本需要十年临床经验才能完成的干预,ai可以在毫秒级完成。”

他顿了顿,补上一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