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为啥你们村叫蛤蜊村呀?(1 / 2)

周安几十年后坐的绿皮火车,比这快了不知多少。

若是和高铁动车比起来,这简直就是龟爬了。

车速非常慢,周安觉得他骑着电动车都能追得上。

不过也是有好处的,非常适合赏景。

窗外的风景过得很慢,能看得非常清晰。

在火车上没有空调,但好在车窗打开后,运行起来并不闷热。

火车运行时噪音还挺吵的,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声很大。

卫生条件也非常差劲,厕所又脏又臭,而且不是几十年后那种收集式的,是直排的。

上完厕所后的粪便,直接排在了轨道上,多少有点太原始了。

不过弟弟妹妹们都挺喜欢坐火车的,一边吃零食,一边看窗外的风景,小脸上都是快乐的笑容。

说实话有了这几张卧铺,这一路上还真不咋累。

大家轮流躺一躺舒展舒展,这二十多个小时过得还挺快的。

因为经常活动着,周安这次脚丫子也没肿,肚子也没那么胀气。

大概是早上十点多火车出发,坐了22个小时左右,到达大连火车站的时间,是第二天早上的八九点钟。

“大哥,你知道小蓓姐家在哪里吗?咱们怎么去呀?”

下车之后,二弟周福看着涌动的人流,朝大哥问道。

“我们到大连车站的时间告诉过小蓓姐,她应该会来接咱们!”

这年头没地图没导航的,没有熟人来接站,还真找不到对方家。

下车之后明显能够感觉到,大力哥有些紧张,想来是要见到心上人,心里太过激动吧。

刚来到出站口,周安一眼就看到了,等在出口处的小蓓姐。

弟弟们也看到了,高兴地朝着小蓓姐招手,飞快地跑过去。

“小蓓姐!我们可想你了!”

“小蓓姐,我们来找你玩儿啦!”

刘小蓓看到跑过来的几个小萝卜丁,高兴地拍着他们的背。

“哈哈,你们可来了!姐也想你们!”

周大力走出来后和刘小蓓四目相对,脸刷地一下红透了。

刘小蓓也有些羞涩地垂下了眸子,唇角带着温柔的笑意。

陈瑶姐他们看到这一幕,脸上的姨母笑都快压不住了。

“好啦好啦,别搁这儿脸红了,咱快坐车回去吧!”

下了火车之后,一行人又坐上了公共汽车。

在公共汽车上又颠簸了两三个小时,终于到了小蓓姐的老家蛤蜊村。

“小蓓姐,为啥你们村叫蛤蜊村呀?”

小七周瑞牵着小蓓姐的手,像个十万个为什么似的边走边问。

刘小蓓笑意盈盈,丝毫不嫌烦。

“因为咱村靠着海,海货特别多,尤其蛤蜊多的要命!所以就叫这名儿了。”

小七周瑞偏着头,显然是不知道蛤蜊是啥。

“小蓓姐,蛤蜊是啥东西呀?能吃吗?”

刘小蓓点了点头,回答道。

“当然能吃啦!我爷奶知道你们要来,今天专门去赶海弄海货了,等会儿到家就能吃!”

小六周川对海特别感兴趣,也围在小蓓姐身旁问道。

“小蓓姐,你们村里面就有海吗?我们能去看吗?”

刘小蓓也牵起周川的手,亲和地说道。

“当然能看呀!不过得回去吃完饭休息休息,到时候姐带你们一起去!”

周安进入蛤蜊村后,一直左瞧右瞧,对这个海边小渔村简直太感兴趣了。

来海边城市玩,就得去这种接地气的渔村,去镇上和城里就没那么好玩了。

周安走在村子里,感觉吹来的风,都带着一股海的味道。

“这里就是我家了,房子有点老旧,大家别嫌弃呀!”

刘小蓓指着前面的一处土坯房,说道。

贵婶见小蓓这样讲,连忙说道。

“这还嫌弃啥嘞,你们家的土坯房建的可真大!这门前晾的那是啥呀?一大片一大片的!”

小蓓姐家修建的是土坯房,这土坯房看着有点旧,应该有些年头了。

不过这房子建的确实挺大,周安感觉和他在周家村盖的新房不相上下。

在土坯房前的院子,拉了几根绳子用来晾东西。

除了晾晒着的渔网,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海带。

海带已经快晒干了,上面结了一层厚厚的盐霜。

“这个是前几天从海里弄的海带,婶子应该没吃过,有时间我做给您尝尝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