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接下来的训练,开始进入双人配合状态。
他们一人控球,一人防守,再轮换模拟各种比赛节奏的攻防,力求在真实对抗中提炼出最合理的动作逻辑。
苏盘在面对防守时不断试图突破极限角度,不仅要过人,还要用最短时间制造出空位。
他不再单纯依赖度,而是用步伐、重心、节奏打乱肖纪的判断,再以最经济的动作完成终结。
“你现在打法变了。”
肖纪擦着汗,说,“以前你是硬刚,谁敢挡你就撞过去。
现在……你会引诱、防诱、借力,像条蛇。”
苏盘扯了扯嘴角:“你被我咬了?”
“可不是,”
肖纪摸了摸自己刚才被晃倒的膝盖,“而且是那种毒得不轻的。”
两人又默契地交换了位置,继续练。
每一次训练结束后,苏盘都会站在原地回忆刚才的细节。
他甚至闭上眼,模拟对手的动作、自己的反应、球离手的轨迹。
“肩膀摆得太早了……得收回来一点。”
“脚步切换还有点拖节,右脚重心转移不够。”
“下一次,晃肩之后多停顿一拍,让他以为我要后撤。”
这些声音在他脑中不间断地跳动,像是某种内在教练,不容许任何一丝懈怠。
凌晨一点,肖纪终于撑不住了:“我真得走了,再练下去明天训练我直接躺地上。”
“去吧。”
苏盘点点头,望着球场上只剩自己一人。
他没有再立刻继续练,而是站在罚球线,看着篮筐,久久不动。
他的眼神沉静如水,心中却有种近乎狂热的冷静。
这一切,不过才刚开始。
真正的、接近完美的进攻,不只是技巧与反应,而是所有动作为一体的流畅机制。
他要的,是在任何时间、任何位置、任何防守压力下,都能复制那个瞬间。
风拂过球场上的铁栏杆,出一阵细小的摩擦声,在这深夜里听来如同碎语,似在低声嘲弄,又似在倾诉沉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