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汤者涤荡五脏六腑其效速(1 / 2)

徐行总觉着脑子里溜过去一抹灵感,可怎么抓却都抓不住。

就那么干坐在偏殿想了半天,依旧没找到任何头绪。

只好继续投入古籍的怀抱,寄希望于在浩瀚的文字中找到一点线索。

其实自《黄帝内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本草经集注》开始。

历代中医药典籍里都有许多关于中药炮制的散在记载。

当然。

中药材的炮制真正形成规范。

还是《雷公炮炙论》、《炮炙大法》以及《炮制指南》等炮制专着的诞生。

说句实在话。

即便是徐行从小帮着老头子炮制药材。

面对繁多的中药炮制方法,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。

最关键的是。

自炼制丹药以来,徐行现给一般人服用的药材炮制手法,其实并不一定适合修士!

呃……怎么说呢。

譬如白术、附子之类的药材,其本身就有一定的毒性。

中医炮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降低其毒性。

所以一般配伍时,所选用的药材叫“制白术”

、“制附子”

等等。

可徐行在炼制筑基丹时。

选用的附子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附子!

为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挥其毒……药性。

所以徐行觉着,是不是得先打破这一二十年来形成的观念、跳出普通大夫的思维框架,才能找到那一抹灵感?!

嗯,所谓解构、重构莫过于如此。

徐行快翻阅相关中医药典籍。

一边翻着,一边搁笔记本上记载重点。

他把重心全放在了中药炮制的分类上。

寄希望于借此跳过丹药的桎梏,找到药材吸收阳亢之气的办法。

“嗯!

谁说筑基丹非得是丹呢?我搞个筑基液之类的行不行?”

……

一般典籍中把中药的炮制分为五大类:

也就是修制、水制、火制、水火共制以及其他制法。

其中修制是中药炮制的最基本的方法。

也是中药制的第一个步骤,为进一步的加工、贮存、调剂、制剂和临床应用做好准备。

中药炮制的第二类方法叫做水制。

也就是用水或者其他辅料进行处理,目的是为了清洁药物,去除杂质,软化药物,便于切制,也有降低毒性和调整药性的作用。

中药炮制的第三类方法叫做火制。

就是对药材进行加热处理,比如说炒、烫、煅、煨等等。

中药炮制的第四类方法叫做水火共制。

这种炮制方法既要用到水也要用到火,包括蒸煮炖萃等方法。

中药炮制的第五类方法也就是除去上述四类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:

包括制霜法、酵法、芽法等等……

“水制、火制……”

徐行越看越觉着与其这么划分,还不如以五行的方法划分呢。

比如修制。

用金属工具制取,怎么不能算是金制?

比如其他制法里的制霜法。

呃,西瓜霜就是这么制取的。

通过其他植物配合制取,怎么不能算是木制?

最后类似芽法之类的,又如何不能叫土制呢?

你看看!

金木水火土凑齐了~~~

“咳咳……我这是在想啥呢……”

徐行暗啐一口,这都什么时候了,自己还搁这儿想那些有的没的。

“哎?不对!”

徐行骤然回过神来。

五行有缺,本身就会导致生态失衡,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。

会不会筑基丹炼到一半不再吸收能量就是因为五行有缺?!

十全大补丸就不用说了。

里面的药材本身就经过了各种制法,其本身就达到药性平衡的状态。

可自己的“筑基丹”

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啊!

你看看,选用的药材基本都是极亢之物。

“嘿?!”

想到这个,目光立马瞟向陶炉、桃木、锡锅……

徐行立马一拍大腿:

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……如果非要说缺啥的话,难道是缺水的缘故?”

真要按这么说的话。

还真要改筑基丹为筑基液呗?!

是哈……

为什么自己非得用蜂蜜来炼制丹药呢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