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里静得可怕,只有仪器的低鸣在回荡。
负责监测的小周张了张嘴,终究没敢插话,他这才明白,刚才那道看似轻巧的裂隙背后,藏着怎样的凶险。
“所以您看。”
徐行抬起头,目光清亮:
“我来这里做实验,不是为了我自己。
这条裂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,但要想让后来者不用再赌命,就必须摸清楚其中原理,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功法来。”
赵院士走到控制台前,调出刚才记录的能量图谱,指尖重重敲在那条代表粒子活动场域的曲线:
“您能先告诉我,您现在又是如何做到收放自如的吗?”
屏幕上,代表裂隙的尖峰被一层平滑的能量场牢牢包裹,像被蛋壳裹住的蛋黄。
徐行顿了顿。
犹豫片刻后还是将他,从’台风眼‘到’双环结构’,从拓扑空间最后到事件视界的构思和盘托出。
“正常丹田是球形气海,真气在里面循环往复……但我强行改变了气海结构,让外围真气高旋转,形成了个密度梯度层——就像黑洞周围的视界,内侧是扭曲的空间,外侧却是稳定的壁垒。
裂隙的撕扯力被这层‘视界’挡住,只能在中心缓慢转动,反而成了吞吐天地灵炁的通道。”
赵振堂盯着那层平滑的曲线,突然明白了什么:
“所以其他修士卡着筑基期,不只是开不出裂隙,更是留不住裂隙?”
“嗯?”
徐行有些难以理解:
“您的意思是?”
赵院士缓缓说道:
“我的意思是没有稳定的约束结构来提供支撑,就像太阳一般,先天质量不够,再怎么压缩也不可能诞生黑洞。”
徐行想起一辈子原地踏步的房老,瞳孔微缩:
“您是说,筑基修士根本撑不起这种结构?”
赵院士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弧线,将代表裂隙的尖峰与周围能量场圈在一起:
“不仅是总量,还有密度梯度……根据裂隙开关时真气高旋转形成的壁垒,计算出来的能量循环效率,相当于把普通液炁的强度硬生生提升一个数量级……普通修士的身体……甚至连你现在,同样也扛不住这种撕扯,所以强行模仿只会先被自己的真气撕碎。”
徐行沉默片刻:
“所以您有思路么……”
“打破物理极限。”
赵院士调出历史实验数据:
“因为你在改变气海结构时,同步用维度通道本身的撕扯力与约束力,在不断反向淬炼经脉,只是……要让你逆推这一过程,说不定会十分凶险。”
徐行的声音里带着恳切:
“我这条命是捡来的,这裂隙是用九死一生换来的。
但修炼不该是这样的,总得有人把这趟黄泉路,修成能让后来者稳稳当当走过去的阳关道。”
赵院士忽然笑了,指着图谱里那层平滑能量场:
“这就像用高压水流切割金属,你把最危险的力量变成了锻造工具——这可不是简单的功法问题,是对能量本质的逆向利用。”
“‘事件视界’本来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练出来的,可如果科学能解析它的结构,就有复制的可能!”
赵院士点了点头:
“如果能算出稳定空间裂隙的临界密度梯度,设计出对应的辅助装置;如果能复现灵炁旋涡的能量配比,让修士在安全环境下‘诱导’出裂隙……那筑基到金丹的天堑,就能变成可以丈量的台阶。”
“您是说……”
徐行有些没听到对方的意思。
赵振堂突然放下笔,走到徐行身边,看着腔室里仍在微微震颤的阵列,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:
“如果能用炁作为动力,改造一套类似“人造太阳”
那种核聚变的磁约束装置,约束一道空间裂隙的扩散,再利用粒子加装置,不断让纯化后的’炁’,对修行者的丹田进行‘轰击’……这是不是就相当于一个承担风险的体外丹田?”
徐行猛地站直身体,呼吸都急促了几分:
“体外丹田?您是说……让装置替修士扛住那股撕裂力?”
“不止。”
赵院士指尖在控制台上飞快滑动,调出磁约束装置的三维模型:
“你看这里——环形磁场形成的力场,完全可以模拟你气海外围的双环结构。
当裂隙在装置核心稳定下来,修士只需引导自身真气与装置内的灵炁漩涡共振,就像给齿轮搭上传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