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齐抬眼看向总后代表,指尖在会议桌上轻轻敲了敲。
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:
“载人需求不用追求舒适,能满足基础生存就行,开进度必须放在第一位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在场众人,进一步解释:
“你们别忘了,负责导引任务的不是普通士兵,是修士。
修士的身体素质远非普通人能比的,寻常人在高空需要复杂的生命维持系统,可修士凭借内息就能调节呼吸,抵御低压低温,就算舱内环境简陋些,正常生存也不成问题。”
总后代表推了推眼镜,还是有些顾虑:
“可就算修士耐受力强,基本的供氧、温控还是得有吧?要是完全不考虑这些,万一出了意外……”
总后代表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人体能承受的极限海拔有多高?
有理论支持的绝对极限高度为海拔米,此处又叫阿姆斯特朗线。
分界线之上的大气压力非常低,没穿宇航服注定无法生存。
在米高度,水到37c就能沸腾。
也就是说,你的身体到达这个高度时,体内的液体会开始蒸。
那在海拔米之下,不穿保护身体的加压服装,人裸身能飞到多高?
有实证的数据答案是米。
从米高空跳下,穿越雷电云层的威廉·兰金在6o年前验证了人体极限。
而空军的2o姬内的加压舱,正好就是卡着这个高度。
三齐有理由怀疑。
之所以还未出现能飞到这个高度的血兽。
就是因为血兽还未进化出能抵挡这种低压环境的身体结构。
当然……以后会不会出现,那就不好说了。
“基础保障是必需的,但不用复杂。”
三齐打断他,伸手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舱体轮廓:
“正好我们机甲项目的驾驶舱要与航空航天部门协作……航空航天部门不是有那种小型返回舱么,而且还是钛合金打造的……用那玩意儿就行,甚至可以拆除大部分的电子设备,修士的内息能帮他们扛住大部分不适,咱们不用在这上面浪费时间。”
航空航天部门的专家这时插了话:
“这个没有问题,因为往返空间站的需求,我们储备了至少几十个返回舱……其电力系统可以直接接通飞艇,整合上基本没什么问题。”
总后代表见状只好说道:
“要是简化载人设计,砍掉一切冗余部分,那飞艇的改装周期确实能缩短不少。”
“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三齐把笔往桌上一放,眼神亮了起来:
“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,飞艇只要能飞、能让修士待住、能传输导引信号,就算成功了,至于舒适性,等熬过这阵子再慢慢改进也不迟。”
总后代表还有些犹豫:
“可万一有修士因为舱体简陋出现身体问题,会不会影响后续任务?”
玄真这时候站了出来,语气带着几分沉稳:
“特调部会提前筛选体质过硬的修士参与测试,而且批飞艇只安排短期任务……咱们现在要的是‘能用’,不是‘好用’,等后续量产批次再优化载人体验也不晚。”
他看向众人,加重了语气:
“各位,现在不是追求完美的时候。
只要飞艇能尽快上天,帮导弹把导引精度提上去,就能少牺牲一批前线士兵,多守住一座城市。
载人部分简陋点,和文明存续比起来,算得了什么?”
总后代表沉默了几秒,终于点了点头:
“我明白了,我们会立刻调整方案,优先保障飞艇主体和导引设备的研,载人模块只保留最基础配置,争取半个月内拿出艘样机。”
三齐满意地点了点头,在会议纪要上补充道:
“标注清楚,载人模块以‘基础生存’为核心,不追求舒适性,一切为研度让路。”
说完,他抬头看向众人:
“还有其他问题吗?没有的话,就立刻行动起来,特调部会全程跟进进度。”
在场众人纷纷摇头,拿起资料起身:
“我们这就去安排。”
看着众人离开的背影,三齐突然像是想到了,又开口道:
“对了,航空航天部门的专家留一下。”
待众人离开,会议室里只剩下三齐和航空航天部门的高级顾问王永治。
三齐指了指旁边的椅子,示意专家坐下,随后目光中带着探究,开口问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