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城飞机制造厂的巨型穹顶下,机械轰鸣与符文嗡鸣交织成密集的交响。
与西南边境承影原型机斩杀领主的画面通过加密通讯传回的同时,地面层的组装流水线正以肉眼可见的度“生长”
出银白色的钢铁身躯。
四十套承影初代机甲的子系统,正从各自的恒温仓储间被精准吊运至工位。
在原型机被拉去西南测试前。
各支子系统硬件的生产厂家,已经开始全力投入预生产了。
特别是中航工业。
几乎将库存的维生舱全部拖了过来,这也是第一批次总装能达到四十架的根本原因。
“各小组注意!
能源核心组传送舱解锁,玄局刚同步完西南战场的最终参数,所有接口按参数标准校准!”
总调度员的声音通过遍布车间广播扩散开来。
他面前的全息屏占据了整面墙,左侧是西南战场的实时画面:
承影原型机正踏着血污走向直8l机舱,右侧则是四十个代表机甲总控法器的银色圆盘,正随着子系统的对接逐一亮起,与远方的信号源形成跨越千里的呼应。
屏下方的数据流如瀑布般刷新:
“符能传导效率91”
“雷电附着稳定5秒”
等实战数据被自动标注为核心优化参数……
小软站在承影初代机oo1号的足部组装区,月白色道袍外沾着几点淡红色的朱砂符墨。
作为五庄观亲传大师姐。
初代承影oo1的编号,当仁不让的是属于她的。
小软指尖萦绕着真气,此刻正顺着钛合金脚掌的防滑纹路游走,感知着金属内部符能回路的脉络,不断夯实着愿力符文。
工位上方的吊臂缓缓降下,将半吨重的液压关节悬停在她面前,表面还带着恒温仓储间的余温。
腕环式操控器自动弹出的控制面板接口,连接着一旁的笔记本电脑,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参数在她眼前铺开:
“踝关节液压杆预紧力12oo千牛,符能回路导通率需达998,适配真气输出阈值:筑基初期。”
她侧身避开路过的轨道车,车斗里的碳银电池泛着细碎的蓝光。
运转丹田真气轻覆指尖,小软握住机械辅助爪的操控柄,意念如丝线般接入设备。
辅助爪的合金指尖瞬间变得灵活如人手,精准对准关节接口上的定位销:
“咔嗒”
一声轻响,金属咬合的脆响在嘈杂车间里格外清晰。
面板瞬间跳绿,同时弹出一行提示:
“基础对接完成,预留扩展接口3处,权限等级:a。”
她俯身凑近接口处,能看到线路板上未被覆盖的焊点和清晰的代码标注。
这台机甲与裴三齐的原型机架构几乎一致。
除却不能全root外,总控系统刻意保留了最原始的控制符文,像一本等待书写的空白典籍。
权限高,意味着机甲的自动化程度低。
但相应的,筑基修士能挥的个人实力也最大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
总控单元里关于输出功率的设置。
同样是引雷,炼气六层修士全力而为,系统都判定过载了,再不断流修士就会被电流反噬,但这种程度对于筑基修士来说,只是稍微热了个身罢了。
所以权限当然会有差别……
不远处oo2号工位旁。
陈波正踩着高脚凳,与两名工程师合力固定肩部的pb91-oo1型无后坐力炮。
没错,陈波并未选择四联装的红箭导弹。
而是直接移植了一门82毫米的无后座力炮。
有道是口径越大、威力越强!
当然。
相应的在操作难度以及自动化程序上,无后座力炮是肯定比不过红箭导弹的。
只能说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适合的战斗方式。
同为筑基修为的他比小软还小了几岁。
在边境战事的磨砺中,这个原本青涩的高中少年也快成长了起来。
陈波将12规格的固定螺栓拧至预设扭矩,机甲表面的压力传感器实时显示数值,误差不过o1牛米。
“陈队长……您确定这台的机甲的总控模块要拆了安全锁吗?”
负责系统调试的工程师脸上闪过一丝犹豫,手指点在调试屏上:
“系统比原型机还要原始,这操作难度简直直线型上升……”
陈波抬手抹了把额角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