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黑色的核尘云如潮水般漫过天际,将白昼压成永夜。
虽然在第一时间徐行就已经向国内预警。
可人类在这种灾难前的所有挣扎,都显得渺小而徒劳。
联合作战指挥部与帝都各职能部门,已经第一时间撤离至南城。
南方局的会议室内,曾老的拳头死死砸在控制台。
屏幕上核尘扩散的轨迹线早已越过预设防线,每半小时更新一次的监测数据,红色数值仍在疯狂攀升。
紧急预案里的运力调度、通道开辟、物资投放。
在数以亿计的人口面前,显得格外无力。
即便是关于文明存续的末日堡垒计划已经实施几个月了,在这种迅扩散的核灾难下依旧显得如此猝不及防。
或者说任何组织都无法在这种危机中游刃有余……
京畿防护林的喷淋系统持续运转,喷出的水流撞上核尘瞬间化作墨色,落在地面积成黑色水洼,对延缓扩散毫无作用。
试图逆流搜救的直升机群,刚穿透灰幕就被“黑雪”
裹住,仪表盘集体失灵,最终只能拖着黑烟坠向焦土。
那些沿途布置的临时安置点更显悲戚。
简易帐篷外,刚领到的口罩因沾染核尘已变成灰黑色,人们攥着空荡的物资袋围在分点,嘶吼着询问饮用水和防护服,而工作人员只能反复说着“再等等”
,眼神却飘向远方迟迟未到的补给车队。
转移的车队在西南地平线缩成黑点,可身后的核尘云仍在加蔓延。
那些精心制定的预案、争分夺秒的救援、声嘶力竭的指挥。
在这么多核电站的叠加威力面前,终究抵不过灾难的碾压,只余下满目的疮痍与深入骨髓的无力。
沦陷、沦陷,还是沦陷。
除却依旧坚守在最前线三防工程里的部队外,国境的上空正以肉眼可见的度迅沦陷。
根据计算机模拟。
沿海省份除却以核电站为基础改造的电塔基地,可以像钉子一样扎在黑云中,预备着随时有可能登陆的海兽潮外,其余沿海地区几乎全都暴露在核威胁下。
东北平原、华北平原这些一马平川的地区更是已经被黑云笼罩着。
地图上没有被波及的区域,只有西南、西北,以及南方部分山区。
这些地方便成了撤离的主要方向。
青藏地区。
地势高耸,海拔普遍过4ooo米。
核辐射物质扩散度较慢,且地质条件特殊,辐射物质易被土壤岩石吸附。
黔省的喀斯特溶洞众多,可作为躲避核辐射的场所。
川渝地区。
周围重峦叠嶂,山脉和森林能吸附和抵挡部分核辐射物质,减缓辐射扩散。
地下有众多冷战期间修建的防空洞,且自然资源丰富、军工企业众多,这里也成了真正的大后方。
至于中部省份……只能以末日堡垒的形式,在群山环抱中构建起一个个孤立的生存据点。
这些堡垒依托特定的城市建立,外层以输电线路和电塔构建出一条抵御血潮的防线。
可以想象的是。
在核辐射尘埃落定后,必然是无边无际的、从太平洋里爬上岸的血兽潮。
它们会以癫狂的姿态,吞噬一切感应到的活物,并化为养分壮大自己,然后滋生出更强大的吞噬欲望。
而这些堡垒城市,便是除沿海核电站防线外,抵御血潮的第二道防线。
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徐行的身影在二次核爆冲击波中如断线的风筝。
刚稳住身形,便不顾灼热气浪直冲核电站的塌陷深坑。
丹田内的黑洞疯狂旋转,边缘泛起因过载而颤抖的红光。
这是他能催的极致力量,每一次吞噬都像在喉咙里吞下一簇岩浆,五脏六腑被辐射灼得阵阵抽痛。
“给我收!”
他嘶吼着俯冲而下,指尖真炁迸,强行将流淌的熔融堆芯向黑洞拖拽。
橙红色的堆芯碎片划过空气,留下滚烫的轨迹,沾在他裸露的手臂上,瞬间烫出焦黑的印记。
黑洞贪婪地吞噬着核燃料。
却也在持续抽取他的炁,经脉中传来针扎般的剧痛,仿佛有无数细针在来回穿刺。
这是他不计后下,吞噬的第六座堆芯了。
他没有想那么多。
就是想着趁自己还有余力,尽量吞噬更多的堆芯,以削减核爆对祖国的影响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