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 只争第三(2 / 2)

场。

周国卜允臧对战武国樊悯。

樊悯从席位上一跃而起,落在演武台上。

倒是一身道袍的,不急不缓走上台去。

他的师傅大周太史尹佚,同时也是天一观的观主。

卜允臧从小学的是道门之术。

师父说过,道门宗旨,讲究顺其自然,信奉无为而治。

因此绝大多数的道士都选择隐居在深山老林,与世无争。

可他们这一脉的祖师,当年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下山,扶持并不算强大的周国,率领周国将士,击败了当时统一中土的商国,并将周国打造成神州第一强国,统治中域近千年。

祖师有句名言,一直流传至今。

求道者,顺应天理为道,逆天改命亦为道。

他认为,一个道士不该只懂隐居深山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故而定了‘盛世当隐居,乱世则出山’的规矩。

其次。

道士出山,不为攀附权贵,不为高官厚禄,只愿天下风调雨顺,百姓安康。

家国有难,道士为先!

祖师舍身求道,下山扶持当时的周文帝,最终助其平定天下,并凝聚中域龙脉,使大周定鼎中原,成为神州第一强国。

在那之后,祖师便功成身退,重新隐居。

再后来。

周国分裂,天下再起纷争。

当时的周国皇室,想要再请祖师出山,可祖师早已仙逝多年。

于是祖师的大弟子代为出山,可当时的周国早就大势已去,无奈只能另谋出路,故而才迁都南下,占据神州南境,有了南周新朝。

天下就此进入南北对立的时期。

而祖师那位大弟子,此后也不再归山隐居,就此在周国设立天一道观,开宗立派,广收门徒。

历代观主,在朝廷担任太史一职,不涉朝堂政务,只负责观察天象,推算节气,制定历法。

传到卜允臧手上,已经是第四十六代。

在外人看来。

天一观除了略懂星占,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传承。

在武道称王的现世,道门的许多手段,已经难以复刻。

那么。

作为道门传人的卜允臧,有什么资格跟身负【九龙神通】的樊悯争夺第三呢?

“比武开始!”

……
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