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9章 猫鼠游戏奉陪到底(1 / 3)

老周那边,好戏才刚刚开锣。

云南边境,风声鹤唳。

周建民眯缝着眼,望着车窗外连绵不绝的横断山脉。

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,沟壑纵横,每一道都像是被岁月刻刀精心雕琢过,充满了故事。

他没急着返回内陆,因为他太清楚,这枚小小的芯片,承载着怎样的分量。

任何形式的电子扫描,都可能暴露这颗“破晓”

的行踪,引来豺狼虎豹。

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。

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,周建民停下科考皮卡。

他熟练地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老旧的工具包,手脚麻利地卸下牦牛铃铛。

铃铛内部,并非寻常的铜片,而是一个精密的微型舱室,里面静静地躺着那枚“破晓”

芯片。

他小心翼翼地将芯片从封装中取出,指尖触碰到芯片表面的那一刻,仿佛触电般,一股电流瞬间传遍全身。

这不仅仅是一块芯片,这是希望,是未来,是国家科技自立的火种!

他将芯片嵌入一块伪装成气象数据记录仪的“微核终端”

主板中。

这块主板,是老周当年在非洲淘到的宝贝,经过特殊改造,可以模拟各种气象数据信号,同时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。

周建民深吸一口气,启动皮卡。

车身一震,再次驶入蜿蜒的滇藏线。

接下来的几天,他扮演着一名尽职尽责的科考后勤人员,每天沿途收集温湿度数据,每行驶一百公里,便会选择一处偏僻的地点,上传伪造的气象数据包。

这些数据包看似平常,却隐藏着芯片的真实坐标信息,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加密指令。

他深知,真正的战场,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,而在无形的电磁空间。

一路上,他先后遭遇了三次临时检查站的盘查。

那些穿着制服的人,眼神锐利,神情严肃,仿佛要将他的皮卡车拆成零件。

但周建民毫不慌张,他镇定地出示“国家冰川科考后勤支援”

的通行证,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,耐心地解释着科考任务的重要性。

他甚至主动邀请检查人员品尝自己带来的风干牛肉和酥油茶。

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,他成功地避开了所有频谱扫描,瞒天过海,将“破晓”

芯片安全地送往了目的地。

而在杭州,楚墨正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。

过去七十二小时,全球南线节点的响应日志,被他翻来覆去地查看了无数遍。

突然,斯里兰卡中继站的信号出现了一丝微妙的延迟——不是被干扰,而是主动降频传输!

楚墨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。

他立刻意识到,阿努拉可能遇到了麻烦,正在用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,维持着链路的畅通。

“白天!”

楚墨沉声喝道。

“到!”

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迅跑到楚墨面前。

“立刻启动‘静默验证协议’!”

楚墨命令道,“不要回传任何确认信号,而是通过预设在孟加拉湾海底光缆冗余通道,送一段无意义的噪声流,模拟正常的网络波动!”

“明白!”

白天不敢怠慢,立刻跑回自己的工作台,手指如飞,在键盘上敲击着一行行代码。

楚墨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
他知道,这一步棋至关重要,稍有不慎,就会功亏一篑。

他必须确保,在敌人的眼皮底下,幽灵工厂的数据同步,不能被察觉中断。

远在卡拉奇,努尔·艾哈迈德也收到了来自楚墨的密令:“种子已落地,准备播种。”

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,急于分技术资料。

他深知,技术,只有与人民结合,才能挥出最大的力量。

他决定,用一种特殊的方式,来宣告“破晓”

的到来。

在与阿米娜商议后,他们决定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春耕仪式”

他们邀请了信德河沿岸十个村庄的代表,齐聚河滩。

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,村民们用五颜六色的陶片,在沙滩上拼出了一幅巨大的hk芯片版图模型。

接着,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,朗诵着《微核系统2o》的基础指令集。

仪式全程进行了直播。

但是,经过特殊编码的视频流,暗藏着可被“南